财色

第四十八章 点石成金(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说着范无病就将张毛驴领到了那块儿已经磨开一个小窗口的大石头旁边儿,让他去仔细研究研究。

张毛驴将自己的吃饭家伙都带在身边,此时看到了这块大石头,以及露出来的一丝丝绿意,心中便有数了,于是就取出了专门鉴定宝石用的仪器,以及强光电筒,从打开的那个小窗口往里面看,这一看不要紧,张毛驴立刻就被震撼住了!

“哦,老天呀!”张毛驴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你们从哪里找来的这么极品的翡翠原石?!缅甸吗?!这样的石头,真的是价值连城啊!我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有见过质量这么上乘,体积这么大的翡翠原石!”

“可以确定是极品翡翠原石?”范无病的心里面也有些不平静,他又追问了一句。

“自然!绝对是极品的翡翠!”张毛驴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回答道,然后就有些死皮赖脸地哀求道,“鉴定费可一定要给啊!老板!”

“去你的!”范无病不满地踹了张毛驴一脚,“你钻到钱眼儿里面去了?!这石头都是公司的财产,你以为是哪只大肥羊的啊?!”

不过皇帝不差饿兵,也不可能让张毛驴白白地干活儿,于是范无病就说到,“不会让你吃亏,不过呢也不要想发多大的财,我叫你过来,就是为了鉴定一下石头的品质,还有一些更大的在那边儿,你一并都给看看,报酬的事情,随后再说。”

张毛驴自然相信范无病这种财大气粗的人,是不会坑自己的,于是便跟着范无病,来到了水池子旁边,他一看到四五十块儿大石头堆在水里面,眼睛顿时就直了。

“老天,这绝对是我张毛驴这辈子见过的最震撼的场面了!”张毛驴激动地说道。

但是这四五十块儿石头当中,不可能都是翡翠,如果那样的话,可就太惊人了,饶是如此,经过张毛驴鉴定之后,有开采价值的极品翡翠原石就有十几块儿,但是体积都不是太大,也就是重量在几百公斤的那种石头,至于那些好几吨重的石头,则是普通的玉石,成色也不会太好,但是用来做成艺术品摆在外面看着也是不错,起码这个暴发户的派头可以做个十足。

当下众人也无心再看了,就是先将那些翡翠原石从水池子里面捞出来,然后编了号码,挨个用铲车送进了库房里面,然后范无病就吩咐田正伦安排人手,曰夜守着库房,毕竟这是相当大的一笔财富了,虽然不是那么容易变现,但是只要机缘到了,其价值绝对顶的上磐石重工几年的利润,这是毋庸置疑的。

张毛驴比较心急一些,再获得了范无病的首肯之后,就先对一块儿较小的翡翠原石开始动手打磨了,切割机这种东西,工厂里面是最不缺的了,尤其是这种切割石头的机子,一边儿注水一边儿切割,基本上是自动化的,只要将石头摆置好就行,艹作的人站在一旁聊天,机器自己就开始工作了。

“现在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不用手工一点点地搞,真是轻松啊!”看着机器在慢慢切割石头,张毛驴不由得有些感慨地堆范无病说道。

“老实说,我对玉石和翡翠分不清楚,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区别?”范无病虽然知道翡翠值钱,但是毕竟对这个东西没有认真地了解过,这次刚好收获了这么多的翡翠原石,自然要跟张毛驴这个土专家多请教两句。

“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的,就是颜色不同而已。”张毛驴笑着说道,“翡翠也叫翡翠玉,还有一个叫法就是缅甸玉,主要是指是缅甸出产的硬玉,虽然曰本、俄罗斯、墨西哥、美国等地也有少量产出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联邦。缅甸联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缅甸联邦才出产翡翠,因此将缅甸玉作为硬玉的代名词了,硬玉是宝石学名称,而缅甸玉则是行家的行话。其实在缅甸国内并没有翡翠这一种叫法,翡翠是咱们中国人的叫法,据说是根据一种翡翠鸟的名字而来,因为宝石级硬玉中最美的绿色和红色和这种鸟身上羽毛的颜色一样,所以就得了翡翠这么一个名字。”

“意思就是说,还是玉石?”范无病问道。

“当然了。”张毛驴点头道,“这东西在明未就已经进入中国,大量输入中土是清中期以后的事情了。但从文字记载及出土实物记录看,翡翠的出现时代比这个还要早得多。清末民初的时候翡翠风行一时,清朝内务府大臣荣禄的一只翠玉翎管,价值就达黄金一万三千两,三十年代的时候,燕京翡翠大王铁玉亭有一副手镯,就以四万大洋卖给了上海的青帮大佬杜月笙。由于缅甸翡翠玉硬度高,所以也称水种儿,光洁明亮,而且好的翡翠颜色既鲜亮又平和,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价值,故而称为玉中之王。”

早期的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过,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曰,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由此可知,十八世纪初的时候,古人还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的价格也低廉,但是到了十八世纪末,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另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九十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而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的价值已经超过七八十万美金了。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五千个中国翡翠商的名字。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的时候,每天有两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九成。

靠!那我这回不是发大了吗?!范无病盘算着这堆石头究竟能知多少钱,于是便悄悄地问张毛驴道,“这么多的石头加在一起,你估摸着能值多少钱,就按现在的行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