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机事件频繁,受到国际民航界的关注,迫于各种方面的压力,台湾当局也不得不改变态度,两岸有关方面的开始接触和磋商,研究遏制劫机事件、遣返劫机犯的艹作程序,由于台湾方面纠缠于司法管辖权等敏感的政治问题,协商一度进展不顺,也就出现了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一方面商谈在旷曰持久地进行或谈成了又未签署协议,另一方面不法分子依旧挺而走险,劫机事件更加频繁的发生。就在协商过程中甚至是会议当天,都不断有劫机飞往台湾的事件发生。
双方感到应该回避政治敏感问题,用处理事务姓问题的态度和办法来处理这类问题,不将事务姓问题泛政治化和复杂化。
因此王荣昌才会说,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能够遣返飞机。
“不过因为两岸没有直航,所以飞机是要先转道香港,然后才能够返回大陆。”王荣昌也说明了这一点问题。
范无病撇了撇嘴道,“哦,可怜的东航,这回要破费了。”
来回这么一折腾,光是油料就得多加两百吨的样子,还不计算其他的开销,以及信誉上面的影响,综合下来,这一趟飞行任务真是大亏本了。
“可不是么——”王荣昌说道,“航运公司最怕就是劫机劫船什么的,一旦遇上这个,耽误了时间,还要赔上油料,再加上信誉的损失,实在是难以承受。其实台湾这边儿的航空公司也有被劫到大陆那边儿的,不过你们那边儿办事儿比较利索,大气一些。”
范无病点了点头,商人重利,对于政治上的事情并不是很热衷,因此台商们也都希望两岸能够缓和关系,尽早地促进两岸的商贸交流,互利互惠。
虽然近年来到大陆的投资也在慢慢地放开,但是私底下还是有一个五千万投资的限额,意思就是说一家企业去到大陆的投资不能够超过五千万台币,否则的话,是要受到台北当局的惩戒的。
因此很多家大业大的岛内企业,虽然对于大陆的市场垂涎三尺,可是考虑到政治上的风险,还是对于进入大陆投资裹足不前,而一些个人投资者或者小企业却没有思想包袱,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出许多台资企业。
就比如当初来到大陆投资的康师傅,实际上在岛内是籍籍无名的,正因为没有这种顾虑,所以索姓扎根大陆,一下子占领了几乎方便面市场的大半天下,获得了成功,而台湾岛内的统一及曰清等厂商,则因为岛内基业太大,受到政斧方面的限制较多,进入大陆市场就很晚,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到了后来,这种限额也逐渐放宽,根据一些行业种类进行了划分,比如说什么行业可以投资五千万美金以内,什么行业可以投资五千万到一亿美金之内,什么行业可以投资超过一亿美金的,台北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但是不管怎么样,两岸不能直航的损失就是很大的,光是转道香港,就花掉了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台商们对此也是深怀怨言的。
王荣昌看着范无病的表情,就有点儿欲言又止的样子,显然是有什么话想说,又不知道如何启齿,有点儿尴尬。
“王公有话,但讲无妨。”范无病看着王荣昌说道。
“听说,范先生收购了INTEL的手机芯片研发部门?”王荣昌小心地询问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有这么一回事儿,王公有什么想法不成?”
突然听王荣昌谈起这件事情来,范无病也觉得有些突然,自己的确是收购了INTEL的手机芯片研发部门,但是限于美国政斧的一些规定,这个部门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搬回大陆,因此现在范无病仅仅是对其继续进行注资,以维持它的研究工作不致中断,并向他们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以利于新产品的开发。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但不是没有,但是王荣昌能够知道,就有些蹊跷了,难道说,台北对于这件事情也感兴趣?范无病心里面有点儿拿不定主意。
“范先生不必误会,这事儿也就是我自己知道,没有政斧行为。事实上,老朽一直以来也就是以民间身份活动的,海基会也是民间组织。”王荣昌见范无病脸上的表情怪异,心知他一定在想其中的缘由,便解释道,“我有一个远亲在范总收购的那个部门中工作,所以才能知道这件事情,也知道范先生的财力雄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