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投石问路(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有了米卢的前车之鉴,洋教练都明白了一点,对于着名弱旅中国队而言,带好带坏其实是一个样儿,每年的高额薪水可是实实在在的,不能不说,中国人在这方面是很大方的,尤其是额外的一些待遇更加令人心动,超国民的各种待遇不说了,接拍几个广告也很爽,就算是人生地不熟,晚上也有很多美女想要偷偷爬到床上的,这样的好事儿,谁不心动?

范无病随便写了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就是中国足球已经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不能再用纳税人的钱去供养这样的窝囊废之类的话等等,同时还历数了中国足球的几十桩大罪,什么涉毒、涉黑、涉黄等等,又将足协的一些黑幕给曝光,言之凿凿,然后由华风网给发了出去。

华风网的总编看到了老板的文章之后,还是被吓了一大跳的,没有想到范无病居然发这样的文章,于是很谨慎地问了一下,是否需要化名发布?

范无病想了一下,化名就化名吧,如果用了自己的真名,估计很多人会下不来台的。

等到范无病的文章发出去之后,一夜之间就有几十万的点击,第二天就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传得一片火热。

当然足协方面非常不爽,体育总局的人也大为恼火儿,因为范无病的文章里面,指名道姓地说出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只不过一直是被官方给压制了消息,此番揭露出来,让他们感到非常被动。

尤其是在国足出战世界杯惨败而归的这个敏感时刻,体育总局和足协的官员们正在考虑如何自保呢,出了这样的事情,更是犹如雪上加霜一般。

在国内,足球圈内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打假扫黑的口号了。

也就是在今年,龚建平因为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两年之后,这个中国足球历史上惟一被司法判刑的问题裁判在狱中因病去世,轰动一时的黑哨案也随之正式终结。但除了这一案件,所谓的足坛打假扫黑行动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一次,范无病的文章中重磅出击,揭露了现在中国足球的种种弊端。

龚建平案至少暴露了裁判收黑钱的途径,有的是上级参与,有的是中间人搭桥,还有就是俱乐部的孝敬。

在这个大背景下,裁判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就会沦落成一名黑哨。

而除了黑哨之外,假球则是中国足坛更大的毒瘤,毕竟球员更加能够左右比分。往往听说某俱乐部了下放了几名队员,或者是某国脚遭遇三停等等,究其原因就是俱乐部听到了一些风声,掌握了他们打假球的证据,但根据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事件往往被低调处理,这些球员以及俱乐部官员也不会得到刑事上的处罚。

在很多时候,赌球集团除了利诱以外,还会采取威逼的方式来艹纵球员。中国足坛近年来爆出的场外暴力事件不断,有一些是意外、有一些是球员本人好勇斗狠,也有一些跟假球扯上了关系。

亚洲的赌球之风源自于东南亚,后来逐渐进入广东,并蔓延到全国各地,从历次打假扫黑事件中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得出的涉案人数来看,中国足球涉假的范围和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东南亚近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因此司法介入在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必要,而是必需。

如果示弱不见,不加处理,那么国足只会在假赌黑中越陷越深。

范无病在文章中表示,中国足球这潭死水,被愤怒的公众投进过无数重磅砖石,迫于各方压力,一些涉黑俱乐部经理和裁判也不得不承认事实,多方合力最终成功引致司法介入,开中国司法介入体育领域[***]之先河,有关中国足球涉黑的事件不绝于耳,但是查处之人却寥寥无几。

这却是为何?根据以往经验但凡涉黑事件一出,有关当局便使出讨论讨论、协商协商等惯用伎俩消磨各方的耐姓,等到各方被拖到筋疲力尽之时,再来一句证据不足,就将乱局草草收场,难道涉黑的证据真是如此不足吗?

事实上,早有某俱乐部前董事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已经掌握了球霸艹纵比赛、打假球、贿赂等事情充足的证据。言之凿凿、掷地有声让人不得不信。

声称掌握了各种假球、黑哨、艹纵比赛等确凿证据的不乏其人,从球员到教练到外援再到俱乐部的经营者抖搂出来的黑幕多如牛毛,可是如此之多的业内人士提供如此之多的各种证据到最后落到个证据不足的结局,难道这些证据就这么经不起推敲吗?难道这些证据就不能成为有关部门顺藤摸瓜的线索吗?难道这些证据只能成为有关部门对足球环境监管不利的托词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