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
李勇、阿宝一人扯着一头,一张长幅拉开。
“好!”
张玉堂狂笑一声,笔走龙蛇,提笔而写,一挥而就: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长幅当中题着名字---酒泉子.观潮有感,钱塘张玉堂。
“万鼓齐发,声势震天,弄潮儿当头傲立,让人感觉心惊胆战,这境壮阔,这人豪杰,这词绝佳。”
在一旁观潮的人,大多都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有眼尖的看到张玉堂写的这首酒泉子,忍不住高声赞美起来。
“这不是钱塘神童张玉堂吗,怪不得可以写出来这么好的词,我听人说,他七岁的时候,也写过一首蝶恋花。”早有眼尖的人,认出来这个丰神如玉的小公子,正是张府的少爷张玉堂。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据说那首蝶恋花一出,世间再无蝶恋花。”
“一个孩童,能够写出来什么好词,你念出来听听。”有人赞美,就难免有人嫉妒。
“念就念,我不信你能写出来比张公子还好的蝶恋花。”有人嫉妒,自然也有人维护,当下就高声念道: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听到的人,苍然若失:
“这样的词,真是一个孩童写得吗?”
“怎么不是,当初永丰学堂挑斗明阳学堂,张公子一出手,永丰学堂的周博文都没敢动静。”
附近永丰学堂的人听了,无不吹鼻子瞪眼,怒火中烧,又无可奈何。
学问不足,技不如人,又如何堵得住众人悠悠之口。
“好一个少年!”
附近的许多人,顿时把目光凝聚在张玉堂的身上,甚至有些人开始暗暗打听张玉堂的身世,听说张玉堂尚未婚配,又要参加今年的大考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