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师傅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儿看书中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曰圆’的美景,便想到那里去看一看。”杨康在一次作业检查中,壮着胆子说道,“这次父王和三王叔到大漠去,孩儿也想跟着去长长见识。”
完颜洪烈会定期检查杨康的学业进度,他本身精通汉学,五岁孩子的学科作业对他完全没有难度,他很满意杨康写的策论,虽然观点有些幼稚,却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这是皇族子弟应该有的态度。
如果一个皇族子弟整天满口仁义道德,讲求民生,为百姓谋福利等等,那是读书读傻了,或者说那是臣子们该做的事情。
听到杨康的请求,完颜洪烈转身看向耶律楚材,想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或者说想看看这到底是杨康的真实想法,还是耶律楚材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耶律楚材此时已经通过完颜洪烈的考验,正式成为幕僚团的一员,面对完颜洪烈,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让小王爷去见识一下也好,这些事情总是要经历的。”耶律楚材平静的说道。
他其实也想到漠北去看一看,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亲眼去看看漠北的局势对于以后提出政策上的建议有极大的好处,光看情报是没办法感受那种氛围的。
只有真正的看过那些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才能知道他们的真正想法。
杨康和他商议的时候,耶律楚材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便答应替他说话,这一两年来他们师徒相处的不错。
“如此先生便随行吧!”完颜洪烈决定道。
完颜洪烈以为这是耶律楚材的主意,借着杨康的口说了出来,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耶律楚材的确是有才能的,这点容人之量他还是有的。
耶律楚材明白这是替小王爷背了黑锅,可这种无伤大雅的黑锅背背亦无妨,可以增进师徒间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他的确想到漠北看一看。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事后包惜弱阻挠了一番,杨康保证只是去游玩,并没有危险才把她安抚下来。
等到大军开拔之时,杨康和耶律楚材坐着马车来到军营之中。
这次出兵的有两万人马,两位王爷各领兵一万,他们可以在漠北便宜行事。
杨康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兵马,这和电视剧里的景象完全不同,这些金国精兵个个锦袍铁甲,左队执长矛,右队持狼牙棒,跨下高头大马,铁甲上铿锵的声音在很远处都能听的到。
这便是冷兵器的时代的军队了。
他被放在荣王完颜洪熙的马车里,这位荣王和完颜洪烈不同,他喜欢享受,个姓粗狂,脾气暴躁,对自己人极好,但对敌人极其凶残。
完颜洪烈没有用马车,而是和将士们同行,这被完颜洪熙鄙夷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