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想这些人的幸福指数也太低了吧。。。
突然,表哥发话了,他说:如果刑部的人抓不到人,去松江府拿下我们,这又该如何是好?
我们被表哥一问,集团傻眼了,过了很久,我说:那只有束手就擒了,我不想一辈子东躲西藏的,我受够了!
阿宝劝到:少爷,留得青山在啊!我倒是有个办法,让你们避避风头,只怕要委屈你们了。
我说:有何办法,快说!
阿宝想了一会,说:快到海州了,到时我们登岸,然后去淮安,我的三姨娘就在苏北乡下呢。
表哥拍了下手,叫到:好办法!我们就去苏北乡下躲一阵!
阿宝说:只是,苏北很穷,又连年水灾的,只怕没什么东西招待你们,只能粗茶淡饭的了。
我说:现在要死要活了,还管什么茶啊饭啊,真是的!
说实话,我真后悔我说的那些话,因为我从来没饿过肚子,当我到了那之后,才了解粗茶淡饭这几个字的真谛。
到了海州,我们和船家告别,他对我们说:苏北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啊,你们要受苦了。
我说:没关系,我们遭遇逆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海州原本比较富裕的,但此刻却有些萧条,而且到处是戒备森严,那都是该死的倭寇造成的。
我们随便吃了些面食后,就想找马车,可怎么也找不到,原来前一阵子淮安府搜集马匹,要进行防倭演习,所以这里的人只好该坐牛车了。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坐了辆牛车,比想象中感觉好一些,而且还很舒适,不再颠簸了,唯一缺点就是速度慢,每小时估计不到十里路。。。
我们看着沿途的风景,感觉并非别人说的那么差。这里的乡下很安宁,大家都带着农具,三三两两的走在小路上,时不时还有小孩和我们挥手,比较有特色的是,这里很少有胖子,也许是条件刻苦的关系吧。
赶车的是一个老苏北,大概六十岁了,我很好奇,朝廷不是对花甲老人有赡养费发送吗?他怎么还来赶车?老苏北听完我的话,哈哈笑到:朝廷的钱,是我随便好拿的?上面拿掉点,下面再扣点,七搞八搞的,每个月我拿到的钱呀,还不够买几斤大米的呢。
表哥问到:听说此地连年水灾,府里和省里就没人来管管?
老头说:管什么东西?我宁可他们少来找麻烦就烧高香了!朝廷给钱,都被那些官老爷拿了,朝廷没钱,他们就要我们老百姓出钱。昨个子,乡里的税吏又来摊派了,说什么九边,乐死他妈妈的,九边管我什么事?
表哥却说:边防如果疏松,那鞑靼,蛮族都会入侵,到时我们没好日子过了,这钱是该收的,只是收取过程中,有很大的猫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