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上海出大事了,前几天,荷兰人开的工厂发生火灾,死了好几百人,可荷兰人只肯给每人十两银子的抚恤金,罹难家属聚在一起闹事,从外滩一直散步到上海县城,现在荷兰老板已经来了府衙,正在和知府商议对策呢。
这时范先生走过来,抓住我的手说:你懂点英文,对伐?
我心想我的英文还不是YES or NO, Good or bad 啊!
我问范先生怎么 ,范先生说:红毛没带翻译,他又不懂中文,本府也没翻译啊,所以找你救场。
我心想我这三脚猫英文,还给人当翻译啊,还没来得及推辞,就被范先生拉进了后堂。
到了后堂,只见一个身材高大,满头金发的问坐在太师椅上喝茶,我急忙上前打招呼,荷兰人英文还是懂一些的,加上他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我对话,我再和他比划一下,基本能了解意思。
荷兰人叫范巴斯滕,前几年刚来上海闯荡,现在开了一家大型的工厂,从事羊毛,蚕丝,以及其他服装的生产。
范巴斯滕告诉我,那些家属要价太高了,居然要增加到五十两银子,他虽然是外国人,也懂行情的,比如某地的矿难,也就赔几两银子,而他开除十两银子的金额,已经是很高了。
知府大怒到:先生,这里是松江,不是外地!我们这里的老百姓生命,可是无价的,你要是想继续在这里做生意,就要守规矩,做个合法的商人!
我心想那么复杂的话,我怎么翻译?我只好告诉他,这里不是英国,不能搞圈地运动!
范巴斯滕听后笑笑,他拿出一叠银票,用上海话说到:一些小意思。
我看看这些银票,少说也有一千多两银子了。知府快速的收了钱,我连他怎么拿钱的动作都没有看清楚。之后,他和颜悦色的说:五十两,确实高了一些,本府也要考虑国际友人的处境,如果讹诈外国朋友,那以后谁还来上海做生意啦?不过你多少要加一些的。
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范巴斯滕同意每人再加五两,一共是十五两抚恤金。
送走了荷兰人,知府把我叫了去,给我一张银票说:小王,辛苦你了,拿去喝茶吧。
我说:这钱我不能拿。
知府说:你嫌这钱脏?我告诉你,我并非贪图他的好处,你要知道,荷兰人都不是吃素的,真要闹打了,他请来荷兰军队,我们岂是他们的对手?我们的官军是什么样子,你我都心知肚明。
我问到:难道大人存心收他银子?
知府到:是啊,不然呢?真打起来,松江要变成废墟,他们也要损兵折将,所以他肯给点钱,我们也退一步,不是蛮好?
知府边说边走过来,把钱塞给我,对我说:钱不多,但回去给你表哥用用吧,他现在需要用钱。
知府走后,我看着这二百两银票,心情格外的复杂,范先生在旁说到:我早说过,这种事情多着呢,你最好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