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事张母听后居然不惊,可见她不是平凡女子。张母道:“既然朝廷有令,我儿照办就是,为什么却在这里长吁短叹,拿不定主意?”
张信道:“母亲有所不知。燕王勇猛,又颇有筹谋,手下能人无数,孩儿害怕人没抓到,自己却要飞蛾投火,有去无回,故而犹豫难决。”
张母道:“我儿看得明白。你父生前在世有言,大明王气聚于北平之地,我也早听人讲燕王当得天下,只怕这人不是你能动得了的。”
张信问道:“母亲,孩儿应该怎么办?”
张母想了想,道:“事到如今,唯有听命朝廷与归顺燕王两条路可行,但是无论那条,对我儿都如同赌博,信儿不妨多为以后考虑一些。”
张信明白母亲的意思。如果听命于朝廷,事成之后自己也算立得大功,官必进却也有限,可是一旦燕王得了天下……张信不由心动。
张母道:“朝廷在北平的耳目众多,如此大事一定不会只通知你一人。无论如何决定,信儿你都将当机立断,迟则生变。”
张信下了决心,道:“母亲放心,孩儿知道怎么办了。”
张信策马来到燕王府邸,要求进见燕王,为门人所拦。
“张大人,我们王爷重病在身,无法见客,这是王妃与小王爷亲自吩咐了的,小人们不敢违命。”
张信急道:“我有急事要见王爷,晚了就来不及了。麻烦你们进府向王妃或是小王爷通禀一声。”张信真的急了,居然将身上的银子全掏出来,向门人手里乱塞。
门人连忙把身体后退,面色凝重起来,小心地道:“大人,小的们真的无能为力。”
不是这几个门人不爱银钱,因为现在特别时期,朱棣要求外人一律免见,他们确实是没有办法。
张信进不得府,打马回来正自犯难,就见由远处缓缓抬来一顶大轿。张信认得那是燕王府中女眷用的,只是不知轿中抬的是什么人。张信四下张望,看到正南不远也有一顶小轿过来,他有了主意,快马奔了过来。
拦住小轿,张信道:“我是指挥使张信,有急事在身,这顶轿子我们征用了。”
由轿里下来一位小姐,那里见过这样场面,被惊得浑身筛糠一样,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张信将手中银子扔在那小姐脚下,自己转入轿中,吩咐轿夫道:“跟在那顶大轿后面,一步也不要拉下。”
这顶小轿抬着张信,跟在那顶大轿之后,一同向王府行去。那大轿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后面多出来一顶轿子,而王府的门人以为两顶轿子是一回事,都是府里用的,居然没有细看,全都放行。
两顶轿子到了王府后院,一起落下,由前面下来的居然是王妃徐氏,见到从后面轿上下来个男人,徐王妃大惊失色。
张信快步向前,躬身行礼,急道:“王妃,下官张信,有要事禀告王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