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掌峰上的李意萍此时正要忍受着寒苦和孤独。这天又下起了小雨。初夏的小雨依旧温柔,没有狂风,山间吹起了浓雾。此时云雾缭绕,已经分不清上和下了。她望着窗外发呆,今天上官夏和程解高都没有去找她,她反倒觉得自己已经不重要了。石室门口连一个守卫的人都没有,她完全可以循着来时的路离开,但又不能走,因为她要治好伤才能离开。
她自言自语道:“为什么欣仪和朱师兄还没有来救我呢?”反反复复问了自己很多遍了,一时间觉得无聊,在石室的地板上拾了许多小石子,对准窗外弹射出去。那窗户又高又大,窗户上的柱子锈迹斑斑,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她数了数一共有八根柱子,每根柱子之间的缝隙可容一只小手出去。竹林里的小鸟枝枝喳喳地叫个不停,心一烦石子对准小鸟的脑袋就弹去。几只小鸟应声落地,空中飘着几片温热的羽毛,但她丝毫不觉得残忍。
她记得小时候也做过这种事,不过那时对准的是小镜湖上的荷花。那些荷花都是从云南买回来的以高价买回来的异种,花开成粉色,花朵有一个茶碗大小,经清风吹动,香气动人。后来师父见她把花瓣都打烂了,又是心痛又是难过,叹息道:“早知道就不该把这门功夫教给你。弹指神通乃一种十分高明的武功。寻常人学不好只能用来玩石子,要是学好了可以成为独门绝技,百步之外可以打落对手的兵刃。”梁博雪的话固然不假,她认为看来这门功夫精妙但不中用,顶多能给对手耍花样。
“噗”的一声,一粒石子穿过窗户打在了竹干上。那根被打中的竹子一震,竹叶上的水滴纷纷扬落。李意萍望着那根摇晃的竹子发呆,直到它一点抖动的痕迹也没有了,忽然石室里想起两声“好功夫!好功夫!”回首一看,说话之人正是多日不见的上官夏。只见她站在洞口似笑非笑的,身边没带一个人。
李意萍立即板起脸道:“你来这里干什么?”上官夏慢慢走来,一边道:“嘿嘿,你问我来这里干什么,真是好笑,这里是我囚禁你的地方,你说我来这里能做什么?”李意萍道:“你若是来问我内功心法我是死也不会说的。”上官夏道:“你也太小看了我,我怎么可能整天惦记着你的小小武功呢?今天我来这里是请你下山的。”李意萍迟疑道:“你又要用什么阴谋诡计来害我?”上官夏“嘿嘿”小了两声,说道:“害你?李大小姐,你想多了吧?谁叫你有这么大的福气让程左使看上了呢?说不好以后我还是你的部下呢!”
“我不走!”她坚决地说道。
“不走?难道你还想常年待在铁掌峰上不成?铁掌峰有什么好,蚊子多、老鼠多、毒蛇多,还有老虎呢,你怕不怕?”她故意装出惊骇的样子,但李意萍对此不理不睬。李意萍道:“我不走当然是因为有事要做。我想知道九天玄剑在哪儿?你快告诉我。”上官夏一张笑脸一下子沉了下来,问道:“你问这个干嘛?九天玄剑乃我铁掌帮的镇山之宝,你问我这个?”
李意萍道:“我问了又怎样?”上官夏冷笑了两声,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意图所在,你是在帮山洞里的人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前天晚上山洞的两个守卫倒下,那山洞已经有人进去过。除了你还有谁?是不是呀?”李意萍心想明人不做暗事,道:“我就是去了又怎样,并且知道你铁掌帮天大的秘密,你要是不杀了我就将你的所作所为告知天下,好让天下人知道你的真面目。你谎称前任帮主病逝,自己做了帮主,这等事就不怕别人揭穿吗?”
上官夏脸上丝毫不露惊慌之色,淡淡道:“我想杀人灭口,不杀了你我怎么继续混下去呢?不过呢,上面来人了保你不死,只要你不说出去,你爱干嘛干嘛,我又不会真的杀人灭口。”李意萍道:“我要救他出来,你阻止不了我。”上官夏道:“他坚决不是什么好人,你帮了他未必有什么好处。你自己掂量着,别被他一时的花言巧语骗了。好妹妹,你年纪甚小,不懂人世险恶。”她说话甚是亲热,李意萍难以接受,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李意萍在心里仔细她们义父女俩都说对方不好,肯定是真的,这根本就是蛇鼠一窝嘛!
上官夏语音变的凄惨,说道:“他固然是我的义父,但他做过的事对得起我吗?他自己的妻子儿女死了,却要向我下手。那年五毒教来犯,对方声势浩大,本帮有灭亡的危险,他却固执己见,便带人将他放倒自己做了帮主,顺应帮内的意思,有什么错了。”李意萍听她说话,倒也觉得她可怜,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人,渐渐生了恻隐之心。但忽然心肠一硬,说道:“你们帮内之事,我管的着吗?你说得再可怜我也不相信你!”上官夏留了两滴眼泪,神色忧伤,此时与一般的女子无异,接着就出去了。
李意萍她见她从石室的门口出去,一时想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自从来了铁掌峰就没怎么在山上走动,更没有去过铁掌峰的总部。出了石室,挑了一条向东的路,少时看见许多房屋甚是有气派,错落有致。花园里的植物高过院墙,恐怕都有上百年。李意萍道:“恐怕铁掌帮历年来的总部就在这里了。”她远远地看见上官夏走了进去,更加确信无疑。她见到门口有人,不敢莽然进去,只是藏身在一棵大树下。雨渐渐下大了,雨水顺着枝叶落到地上还可以听到“滴答”之声山中听雨声本来也是一种享受,忽然听见背后有人走来,回头看,程解高撑着一把油纸伞走来。还没有等他说话,她先开口问:“你跟着我有什么企图?”
程解高仍是一身白衫,和过去的着装一般无异,轻轻说道:“没什么企图,你想多了。”李意萍对此人说不出的恨,道:“既然没有企图就别跟在我后面,我不想理你!”程解高并未受她情绪影响,像一个幽灵说道:“过两天我就要离开这里了。”李意萍毫不关心,道:“你走便走,这又与我何干!”程解高道:“我要走,我知道你不想走的,所以不带上你了。你在铁掌峰好好待着,等我师父回来找你。”李意萍道:“你走吧,不用管我们姐妹俩。回家的事我自己搞定!”程解高似乎毫不在意,道:"你好自为之吧!"
李意萍没理他,道:“你要帮我找一把剑才能走。”程解高问:“什么剑?”李意萍道:“此乃铁掌峰的镇山之宝,九天玄剑。”程解高道:“你要它做什么?这把剑早就已经不见了,而且也不在铁掌峰上,你又怎么可能找得到呢?”她听到一个绝望的消息,喊着“我不信”,程解高不去搭理她,转身离去,地面上留下他的脚印。雨水越下越大,那些脚印渐渐消失,但李意萍久久不肯离去。
又过了两天,终于放晴了,比前些天炎热,整个铁掌峰好像进入了夏季。这一日风光日丽,吃过早饭后李意萍独自在石室打坐用功,但一直无法凝聚足够的真气冲破已关闭的经脉。她不敢用力蛮干,只怕又会酿成上次的惨剧只好就此收手。坐在觉得甚是烦闷,于是跑出了石室,挑了一条山路就走。
李意萍在山上眺望着山峰,觉得神清气爽。铁掌峰山势陡峭,五座主峰插入云霄,有不少高深的峡湾河谷,在这片地域长着不少珍稀动物,在这片神秘的土地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她很快就在山上迷路了,最后走到一处面很高的峭壁下。峭壁中间裂开了一个小洞,李意萍望着那个小洞。小时候她听师父讲过一篇《桃花源记》,里面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在那个桃源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陶渊明说这个世外桃源就是在一处山洞发现的,当时那人乘的是小船,身旁又有桃花,莺歌燕舞的。李意萍心想:“难道真正的桃源就在这面峭壁之后?”
她钻进了洞口,令人惊奇的是洞口外是另一片天地。那是一个山与山之间的凹处,初夏时仍有鲜花盛开,杂草之中长了几棵桃树。那里还种了几棵广玉兰、银杏和水杉。这片天地雕琢精细,无一不透显着人类的气息,一看就知道是有人精心设计而成的。在最凹处有一个水池,水池中心有一个直径丈许的小岛,小岛上堆满了花岗岩,种有一棵开百花的夹竹桃。水池颜色灰暗似是很深,水面上漂浮着睡莲,花开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块美玉。
李意萍到水池喝了一口水,见到水中的倒影,自己的模样,道:“没想到我长得这么漂亮!呵呵!这是什么地方,难道是五柳先生所说的桃源仙境?”她看了一遍四周,这个地方虽然一片荒凉,但是地上的木炭和瓷片表明这里有人来过。水池边立着一块半人高的石碑,全体呈黑色,材质与堆在旁边的花岗岩全然不同。她走了过去发现石碑正反两面上都刻有字,而且是一篇《桃花源记》。
文字刻入在粗糙的石碑半寸,看笔画的大笑好像是一个人用食指刻出来的,她心里惊道:“刻这石碑的人内力必定极高,可是天底下除了我师父还有谁有这个功力?难道是练过金刚指的和尚?难道是练过铁砂掌的上官剑芳?”本来这篇碑文并无特别之处,但她对用手指在石碑上写字的人甚为好奇。她又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还是没发现什么蹊跷,但细心的她发现石碑上有一道细小的裂纹。当初不知是谁在石碑上拍了一下,结果就有了这条裂纹。裂纹的最低端深入地下,她挖开碎石一看,那里刻了一把小剑。这似乎是在暗示某些东西。
“难道是说玄剑埋在这附近?要真是这样那会是谁埋的?谁埋了又故意留下线索让别人找到?小剑指着湖心,难道是在小岛上?这个地方上官夏应该知道,是否意味着她也知道这条线索?"诸多疑问涌上心头,无法解答。
李意萍大喜过望,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见到池中的小岛离岸有两丈远,于是提了口气使出全身内力一跃,轻点水面,跳到了小岛上。岛上的乱石堆中又铺了细沙,长了不少野草。将一块块把石头翻开,拨开细沙,果然看见沙子外露出半截黝黑的事物。等她把沙子掏光,一把古剑出现在她面前。这就是九天玄剑了,剑身呈黑色,黑色之中又透着几分红光,剑身上有八个字“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李意萍一屁股坐倒在地上,说道:“我以为是什么神兵利器。原来是一把没开锋的玄铁剑。这世间的剑术,无论哪一派都是讲究轻灵迅捷,这八个字反而背道而驰,分明是在胡扯。一个人若是武功到了极致,内力和招式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根本不会用什么兵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