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术正凝神注视着夜空下的焰火,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右监军,上元节乃南人佳节,百姓最重视不过。如此佳节,却在战争中度过,你说宋军士卒会否心甘情愿?”
兀术转身,见说话之人正是耶律马五,神情微动,道:“马五有何见教?”
这位个头高壮的辽国降将,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道:“韩世忠与其麾下军兵,依船坚地利,围困我等,无非求名求利,以闻达其国主而已。如今小挫我军,韩军已可扬名,却未能得利,军中年节亦难有厚赏,料想必是心有不甘。我何不将剽掠南朝之物,交还一部分给韩世忠,以换通途……”
“好!不错,定是如此。”兀术的思维,还停留在女真人无利不起早的“唯物”战争理念上,推已及人,想当然认为别人定然也是如此。神情一振,以拳击掌:“要么不给,要给就给大头。派使者求见韩世忠,告诉他,本将愿尽还百船所掠人畜、财物,还要献上十匹河曲名马……只要他能网开一面,借道渡江!”
当日,金军使者驾船前往黄天荡入口,求见韩世忠,欲求私晤,但为其拒绝,命人传话:“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何事不可对人言?”
金使无奈,只得将兀术所列条件,当着三军之前道出。
宋兵闻之,不知谁先起的头,三军鼓噪欢呼,声震云天。
韩世忠的回答是:“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
金使气坏了,这泥马是谈条件么?简直就是打脸嘛!不用回禀大帅,以他一个小小使者,都可以断定,这俩条件,根本不可行。换言之,韩世忠以两个根本没得谈的条件,很干脆地拒绝和谈。
兀术得到这答复后,直接将手上一件宋官窑的汝瓷茶杯扔进黄天荡,一里之外都可以听到那暴怒如狂的咆哮之声。
当日,金军再出动大船两艘、小舟百余,行险一搏,向入口猛冲。
韩世忠则待金军轻舟自黄天荡冲出,即以战船分两路夹击,绕行至其侧背。命骁健军士抛掷铁钩,钩住金军小舟,然后将钩绳末端系于船舷铁环,利用大船的拖力,生生将之拽翻。
落水的金兵,若未能及时救上船,数十息后,便冻硬下沉……
金军突围之战,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时辰,除了两艘大船与二十余条小舟逃回,其余近八十条小舟及六百多金兵,全部葬身鱼腹。
这场困兽之斗的惨败结局,重重地给了兀术及其部将当头一击,彻底将他们打醒,真正意识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战场,光有勇气与血性是不够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
当兀术悲叹“南军使船欲如使马,奈何?”之时,又是耶律马五给他出了个主意:“南人有言‘解铃尚需系铃人’,南军船战之法,唯有南人方有对策。右监军何不张榜募贤,以重金求破敌之策?”
事已至此,似乎舍此别无良策。兀术当下传令,水陆齐出,快舟奔马,沿岸向居民喊话并张榜,重金求购破海船之法。
三天过去,仍未有人献策,兀术不甘心坐以待毙,决心再搏一次——再次派出使者,告之韩世忠,自己愿亲自出面与他会晤。
不久,使者带来韩世忠的回复:“可。”
为了大金国东路军之最后数万精锐,兀术决心豁出去了——阵前对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