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想了想道:“还是我来吧,我倒要看看着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呵呵!你现在身居高位,很多事情都要谋定而后动,否则带来的伤害可不仅仅是李家,甚至会动摇国之根本。”
李宏远点点头,李老说的不错,现在他已经是政治局的常委,手握重权。他的每一项决策都能够改变华夏当前的政治格局,可以说他们的每一项决策都是三思而后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宏远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错误。
凌总既然将这件事情交给自己,那么就说明这件事情有可*作姓。不过有些时候坏事能够变成好事,同样的好事也能够变成坏事。
中原省一下子就成为了全国的焦点,李天舒的事情很快的在中原省报上刊登了出来。当然了,作者顾碧君也一时间成为了焦点人物,一篇文章成就了一个人。顾碧君此刻就是这样的状态。
李天舒正在汪秉国的办公室中,汪秉国的脸色非常的不好看。
“李天舒同志,你知道你的行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吗?年轻同志要表现是没有错,但是要为自己的言语付出代价。你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个人,更是代表着组织,难道你不知道你的言论会给市委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吗?”汪秉国气道。
李天舒道:“汪书记,这件事情是我有些考虑不周。不过目前恒梁县的经济打不开局面,我们正在想办法,这个时候却出了这样的事情。为了能够稳定工人们的情绪,我们只有出此下策了。”
汪秉国有些痛心疾首的说道:“小李啊,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些事情你觉得凭借着意气用事就能够解决好的吗?省委茆书记都已经打电话过来询问此事了,你到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
李天舒道:“汪书记,我承认这件事情我做的有些欠缺考虑。可是恒梁县钢铁厂的改革是我个人的主意,也仅限于恒梁县范围内,我作为恒梁县的县委书记有责任和义务为恒梁县的百姓负责。我的出发点并不是针对谁,而是根据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什么样的事情。”
汪秉国道:“这件事情我希望你能够在报刊上发表一下你自己真实的观点!”
汪秉国的意思就是让李天舒好好的考虑一下,不要在做这么冲动的事情,想要挽回现在的颓势,只能做这样的申明。
李天舒摇摇头道:“作为组织上培养的干部,我个人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我并没有任何的错误。首先我的出发点仅仅是因为很多人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样等于是让国家养着一帮闲人,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恒梁县的负担。原本恒梁县钢铁厂每年是可以创收的,现在不仅仅不创收,还拖欠工人工资。很多时候都是县里面的财政在支持,汪书记您也知道,我们县里面的财政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汪秉国道:“我知道你说的情况,但是这件事情的影响实在太大,茆书记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国企改革是国家政策问题,是原则姓的问题……”
李天舒道:“我知道国企改革是国家政策问题。可是每一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恒梁县在我的手中,我就有权力让这帮人走人。干活的没有工钱,不干活的拿着钱挥霍,这样的情况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吗?不是!”
汪秉国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道:“李天舒同志,你还年轻,你的前途是光明的。可是如果这件事情造成恶劣的影响的话,恐怕你的政治生涯……”
汪秉国的意思已经是不言而喻了,你小子要是不听话的话,恐怕你的官位就保不住了。现在国家是有风声传出来,但是国企改革也只是风声传出来,并没有真正的有具体的行动,可以说是捕风捉影一般。
汪秉国知道,李天舒现在有些冲动,压根也听不见去自己的想法。实际上汪秉国也不待见李天舒,巴不得他早点走才好呢。但是作为市委书记他还是需要将这个利害关系说给李天舒听一下的。
其实汪秉国真正担心的并不是李天舒,而是自己的官位,这件事情太大了。他怕一个不小心,自己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要是跟着李天舒一起被撸了,汪秉国觉得这件事情上他就太过冤枉了一些。
所以在这个时候汪秉国绝对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坚决的要劝说李天舒不能够在这件事情上犯浑。到时候他才能够对茆栋梁有所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