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权贵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下两个国家级项目(一更,求花)(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天舒也知道,想要真正的发展经济的话,靠这些人的用处不是没有,但是用处肯定不是很大,如果说他们能够发展江城的话,那也是江城人民自己在发展。

政斧很多时候都是统筹规划一下,弄出一个形象工程,比如建设一个经济园区,或者建设一座地标建筑,又比如说发展一下交通什么的。

任何官员到了一个地方,总能够做出一些东西出来,不管是为了什么。当然了,绝大多数人为的就是政绩,还有一部分人也是为的老百姓真正的过上好曰子。

李天舒在大家讨论结束之后道:“我有两个想法,大家看看到底可行不可行,如果可行的话,那么咱们趁着今天大家都在的情况下,把它就定下来,作为咱们江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基石。大家觉得如何?”

李天舒虽然是在和这些人商讨,不过众人当然知道李天舒已经形成了对江城市发展的一个规划,这个时候要是忤逆了李天舒的意思,那不是直接就和李天舒翻脸么?

即便是李天舒不计较,这个时候其他人也不敢啊。罗东现在发现,郑国均在市长的竞争中并没有太多的领先,而且郑国均好像有些无精打采的样子。

罗东站出来道:“书记,我认为咱们江城市一定有了新的发展路子了,之前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而且受到了这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冲击,江城市急需注入一针强心剂,这样才能够让咱们的群众燃起希望,才能够让我们的江城燃起希望……”

罗东慷慨陈词,仿若现在他已经是市委书记一般,不过罗东的发言其实也是有一些道理的。李天舒点点头道:“罗副市长你先坐下,刚才罗副市长的一番简短发言透入出咱们在座这些人的一个心态啊,以前有人说穷则思变,现在我看我们也到了这个时候了。有人会说,我们江城市穷吗?比起什么什么地方要好多了,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的目标不要放在国内,我们要放眼全世界,为什么我们华夏就要比美国人穷么?”

副市长左青道:“书记的这个观点我是绝对支持的,在咱们古代的时候那个时候万朝来贡,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是现在很多的官员以能够和外国人说话为荣,感觉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人家是越活越进步,而我发现我们有很多人越活越回去了……”

左青并没有点名,不过常委中有些人的脸色微微一变,左青并没有单独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某一种现象。

郑国均自然觉得左青有些针对他的意思了,之前李天舒没有来的时候,郑国均有一张照片被记者拍了下来。

当时的情况就是郑国均和一个外国的记者在那边聊天,可是这个记者拍的那张照片真的是绝了,看上去竟然是郑国均在拍那个人的马屁一样。

其实郑国均当时并没有真正的这样,只不过那一会说到一个什么问题的时候就这么的笑了笑,不过郑国均的笑容被派下来的那一瞬间,看上去有些猥琐。

当然了,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多人看完这张照片也是注意了自己的形象,不能够把外国人当爹当妈的。

郑国均脸色有些难看,毕竟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本身就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李天舒也不知道其中的情况,毕竟来到江城市才这么一点时间。

郑国均觉得左青是当面揭短,沉声道:“很多同志在其位不谋其政,整天关注一些小事情,不管对外国人的态度如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不要诋毁我们,让他们能够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味的强硬,即便是在外交层面上,也是这样。”

李天舒点点头道:“外国的投资商,我的态度是投资者必须要有一个投资者的样子,他们过来不是来做慈善事业的,而是过来赚钱的。一个过来赚钱的人,我们还要给他们各种优惠政策,而且很多的政策都是国内的企业家不曾拥有的,外资难道就比我们本民族的产业要强么?所以在民族产业发展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支持的是民族产业,而不是外来资本。”

其实很多官员都知道,但是在实际*作的时候,他们并不这么想,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外国人的投资力度大,而且他们的产业要成熟很多,出政绩出的快。

一个官员在一个地方在任一般都是三到五年的时间,支持民族产业大家都知道,可是政绩呢?那些人拿着一些大投资,靠着这些政绩就上去了,而那些所谓的支持民族产业的人呢?

那些人很多都被套住,甚至有一些政斧出面担保,到时候缺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里面互相之间的关系非常的重要的,李天舒指的民族产业是那种真正的产业,而不是空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