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舒道:“这样吧,这一次我回京城,正好和中组部的张部长沟通一下,看看这套方案的可行姓,不过我恐怕阻力还是非常的大的。”
张明浩绝对是要保护自己的,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如果由自己推行这个方案,如果成功过了,政绩固然是非常的巨大的,但是失败的后果恐怕也是难以承受的。
杨镇江道:“这个让张部长拿主意还是可行的,张部长对于这方面的经验应该是肯定有一些的,天舒同志,改革的阻力很大,正是因为阻力很大,我们才要顶着炸药包往上上,省委给你的支持或许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绝对是你坚强的后盾。”
杨镇江的说法,李天舒也是认同的,杨镇江这个时候绝对不可能直接掺和进来的,只能够变相的支持自己,只要能够变相的支持自己,那就是一种成功。
至少说明了一种态度,杨镇江是支持这件事情的,干部制度的改革,虽然每年都有,但是真正像李天舒说的那样的,恐怕还真是不太多。
因为李天舒知道,这样的干部制度改革,改变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说改变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比如干部的本身得不到保障,随时面临着下岗,这个谁干?整个华夏为什么干部会有那么大的优越感?就是因为他们是绝对的铁饭碗,就算是犯了错误,他们最多是调换一个岗位,可以继续他们优哉游哉的生活。
可是如果李天舒这么一改革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不能这么说。到时候干部虽然不能下岗,但是却不可能在受到任用了。
虽然国家还养着他们,但是他们就彻底的失去了前途了。甚至李天舒的设想就是,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到时候不行就下,彻底的抹除。
不过这个难度就太大了,李天舒知道想要成功,就必须是一步步的来了。
公务员的队伍实在是太过的庞大,他们本身是领导者,自身都得不到保障,他们还拿什么去跟别人说事呢?
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就应该是最有保障的一种人,这一点和国外是不同的。国外的公务员制度是先进的,不过在国内很难实行的起来。
因为华夏特殊的体制和国情决定了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可能那么办。
国有企业的铁饭碗虽然打破了,可是公务员制度的铁饭碗想要打破,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李天舒一直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这个。
为什么李天舒一直都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当时他的官职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别看到了正厅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大官了,可是对于那些人来说,还是小蚂蚁一般的存在。
李天舒的背后是非常的强大,可是在强大能够强大过一个国家么?他们不可能逆天而行的。循序渐进成为了李天舒的一个想法。
现在他终于达到了省委组织部部长这个级别,至少他可以为他的梦想开始逐步的下手了,杨镇江的支持给了李天舒很大的信心,只要这些封疆大吏支持,那么这个改革的方案还是可行的。
改革是一步步的来的,很多时候干部制度都是光说不练,最后还是那样。
李天舒决定打破这样的情况,真正的做到实处去,万荣胜道:“如果一旦我们实施,到时候我们整个省委都必须团结一心,如果自己内部都斗的不可开交的话,我恐怕这件事情夭折的可能姓非常的大。”
杨镇江道:“荣胜同志说的不错,这件事情我看可以和天江省长沟通一下,看看他那边是什么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