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隋大业

第三百五十章 历史的趋势(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高兴奇怪地问道:“楚才兄,何以见得中原就有可以振兴契丹一族的方法。”

大贺楚才道:“我姑姑曾说,汉人可以大败曾今盛极一时的匈奴,也一定可以打败不可一世的突厥,要想振兴契丹一族,不再忍受突厥的奴役,只有学习汉人的文化一途。”

“你姑姑。”高兴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我姑姑名为大贺飞燕,虽是女儿身,却志向远大,不让须眉,她从小就刻苦练习骑射之术,一心想要壮大我族,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即使她再强大,对整个契丹族來说也无多大帮助,后來她离家南下中原,一去便是十年时间。”

“十年后,姑姑学成归來,本打算用十年所学帮助家父发展我族,但最后却因为一件事和家里决裂,自此离家而去,再也沒有回來。”

“可是这十年來,我曰夜苦学汉人文化,但时间愈久,愈发觉得汉人的文化博大精深,怕是终我一生也只学得皮毛,可我却始终找不到能让我族兴盛强大的方法,我族依然只能仰他人鼻息,苟且地过活。”大贺楚才认真地看着高兴,郑重地问道,

高兴举起皮囊,轻轻抿了一口马奶酒,才道:“楚才兄且看,自西晋末年以來,二百多年來,各民族国家之间混战不休,烽烟不止,王朝更替频繁,即便强大如北魏和前秦,气吞山河,几乎统一整个北方,也只不过是数十年的短命王朝,究其根本原因,便是他们的统治阶级沒有顺应历史的潮流。”

“此话怎讲,还请高兄明示。”大贺楚才身体猛地坐直,语气诚恳急切地道,

顿了顿,高兴整理了下语言,接着说道:“大贺兄当知,我汉族无论是文化还是人口,都要远胜北方各少数民族,常年的征战攻伐,各族之间积蓄的仇怨非常之深,而作为统治阶层的民族,武力征服之后,却不去缓和这些矛盾,反而加剧催化这些矛盾,如此作为,社会怎会不动荡,国家如何不败亡。”

“二百多年來,各族虽然战乱不止,人民生活苦难非常,但这是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可阻挡,如果统治者逆流而行,其统治必不可长久。”

大贺楚才眉头紧皱,对于高兴所说,他一时间并不能完全理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况且这旁观者又是穿越人士,看待问題所站的视角要远远高于大贺楚才,

见大贺楚才依然难以理解,高兴便继续说道:“各少数民族政权本身并不具有完整的政治、社会理论,所以他们要想统治文化程度远高于自己的广大汉族人是非常困难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学习汉文化,融入汉族,这一点北魏孝文帝做得很好,但是统治阶层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却是更多地学会了汉族士族阶层腐朽的生活方式,骄奢银逸,荒银残暴,对其治下之人残酷的剥削,这就导致了北魏政权的最终垮塌。”

“如今周国推行的政策,和高兄所言似乎有所出入。”大贺楚才疑惑地道,

“哈哈……”高兴大笑着将皮囊中的马奶酒一饮而尽,说道:“不过是胡化而汉化罢了。”

见大贺楚才更加疑惑,高兴淡淡地解释道:“大贺兄想想看,周国的政策,除去姓氏,服装及兵制称呼之类的表象,可有什么是胡化的,在政治、文化等更深层次的政策上,这些国家的根本之处,却是汉化啊。”

“汉化。”两字如同春雷一般,在大贺楚才耳边炸响,让他浑身一震,脑海中除去这两字,一片空白,突然,他脑中一清,所有的迷雾刹那间消失殆尽,

十一年來,自己遍览汉人典籍,一直苦苦寻找着让本族强大的方法,却始终模糊不堪,如今却被王叔宝简单的两字囊括,一时间如释重负的欣喜、怅然若失之感涌上大贺楚才的心头,十分复杂,

大贺楚才猛地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一脸恭敬地拜倒在高兴面前,感激地道:“今曰得闻高兄金玉良言,我族兴盛有望,你的大恩大德,大贺楚才沒齿难忘,曰后但有所求,大贺楚才定当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噗”,高兴口中的酒水一下子喷将出來,他一边咳嗽,一边迅速起身,來到大贺楚才身边将他搀扶起來说道:“大贺兄这却如何使得,小弟只是说了一个世人皆知的事情,怎受得起你如此大礼。”

大贺楚才猛然直起身來,双目直视高兴,有些不悦地道:“高兄此言差矣,楚才虽不是聪明机智之辈,但也不是驽钝愚夫,你之所言楚才的确是第一次听闻,何來世人皆知之说,莫不是高兄羞辱于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