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答道:“主要是草书与隶书。”
刘渊又对刘聪说道:“聪儿十五岁就擅长射箭,能拉开三百斤的弓。现今我匈奴五部安居关内,一直无战事,聪儿是否重文轻武?”
刘聪忙答道:“孩儿一直没有忘记练武。”
刘渊点头表示赞许。
这时又一人上前拜见刘渊。只见此人年近三十,身高九尺三寸,白眉毛,眼冒红光,胡子不过百余根,却根根都有五尺长。刘渊一见马上兴奋地说道:“这不是孤家的千里驹永明吗?”
刘曜(刘曜字永明)是刘渊的干儿子,从小就是孤儿,后来被刘渊收养。
刘渊问刘曜道:“听说永明也喜读书,不知永明爱读何书?”
刘曜面有笑容说道:“我读书不及聪哥,只喜广泛阅读而不求甚解。”
刘聪接言道:“永明不必过谦,听说永明读兵书则不然,没有不能背诵的。而且永明草书、隶书写得也相当不错。”
刘渊又问道:“永明勇武过人,能够用箭射穿一寸厚的铁板。如今将有用武之处,不可荒废啊。”
正在这时刘宣说道:“大单于不必担忧,我匈奴人人剽悍异常,能骑擅射。”
接着刘宣又将刘欢乐、刘延年、刘洋这些年长之辈引见刘渊。
正当众人相谈甚欢的时候,刘渊接到了司马腾要求其出兵的消息,他将各位小辈赶走,然后问刘宣道:“五部人马召集得如何?”
刘宣对刘渊说道:“遵照大单于命令,我等已联络召集了五部人马,共得十万兵马。”
“好!这次,我们抽调三万大军南下,到中原去捞点好处!”
除此以外,幽州刺史王浚在五万鲜卑、乌桓骑兵的支持下,率领六万大军往虎牢关而来!
东海王倾巢而出,起兵靖难的消息传来,朝廷上下立即紧张起来,不少人变得人心惶惶。
对于司马遹来说,更是懊恼不已,他本来只准备了一桌酒席,结果却来了两桌客人!于是司马遹召开了一次紧急军事会议。
此时形势对太子极为不利,司州境内的叛乱还未平息,各地守军却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如今又添强敌,可谓是雪上加霜。
因此,在朝廷上下的主流观点是弃守洛阳,收缩兵力固守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