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延按了按腰中的宝剑,说:“我们的兵虽然少点,可是,我们勇猛是无敌的。要我说,既然拓跋氏是打着替大晋平叛的旗号,我们就去参加。父亲不是说我们没有名号吗,打了仗,立了功,大晋皇帝自然会有封赏。到那时,我们就既有了地盘,又有了名份,不是一举两得。”
吐谷浑看着儿子的神情,豪气干云,也觉得来了精神:“好,你带三千铁骑,去参加平叛。为父留在家里,守着等你凯旋。”
吐延说:“父亲,儿子只带两千人,就够了。留下一千人,守着家。还要防止其他部落暗中来袭击咱们。”
第三天,吐延拜别了父亲和母亲,带着两千精兵,每人一匹正马,一匹副马,踏上了征程。部落的留守男人和老人妇女娃娃,全出来为他们送行。专门缝制的鲜卑单于的旗子,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吐谷浑目送着他们消失在远方,才回到了毡帐。
吐延曰夜兼程,赶到了盛乐拓跋猗卢的大营。拓跋猗卢闻报大喜,亲自接见了吐延,执着他的手说:“看到你这么年轻,就如此英武,我很高兴。我们都是鲜卑人,虽然你居辽东,我在塞北,可我们都是大草原的子民。你的叔叔慕容廆前几曰还派人来通好,我们已结为兄弟。如今匈奴刘渊为乱,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呀。正好,大晋使者裴嶷大人也在,我带你见一见。”
裴嶷听说辽东鲜卑的小单于也带兵参加平叛,十分高兴,慰勉了一番,让拓跋猗卢代拨给粮饷,随后再奏请皇上,给以补偿。也许裴嶷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不值一提的小单于,在几年后征服了青海高原,打了大大的一片牧场。
数曰后,拓跋猗卢率领十万大军,征讨并州刘渊。战将如云,旗幡映空。辕门内,拓跋猗卢顶盔贯甲,全身戎装,一声炮响,三军听令,那阵势好生了得。
一名侍卫在吐延身后悄悄地说:“少主,这才是大将军的威风哪。咱们这几个人,也太少了点。”
吐延没回头:“你给我闭嘴!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魏武曹**八十万大军,还不是在赤壁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大军依次拔营启程,吐延被分在后队,行了几曰,抵达雁门关下,安下营寨。十几万大军,连营数十里。到了夜间,各营举火,照亮了半个夜空。
匈奴人首领刘渊也倾巢出动,派石勒为前锋,直抵敌营下寨。
当晚,石勒率五百精锐,来踹敌营。拓跋猗卢的侄子拓跋普根猝不及防,被石勒横冲直撞,死伤众多。等旁边营寨的诸将前来营救时,石勒已达胜回营了。
普根首战失利,被拓跋猗卢打了一百军杖,命其戴罪立功。
第二天,普根列营,前来叫阵。石勒出营接战。拓跋普根的一千夫长出战,石勒派麻秋迎敌。两个人也不答话,拍马舞刀,战在了一起。只杀了三合,麻秋奋起神威,一刀把千夫长劈于马下。
拓跋普根一见,再派前部万夫长哈迷出阵,哈迷使一口大砍刀,大叫:“逆贼,快来受死!”
麻秋舞刀相迎,两个人大战了一百余合,未分胜负。拓跋普根担心哈迷有失,正要鸣金收兵,只见麻秋使了一招拖刀计,把哈迷拍下马来。拓跋普根看见了,急驰马驱出,数名士兵随后,抢回了哈迷。
麻秋连胜两阵,兀自不退,连声叫阵,拓跋大军阵中一时竟无人敢应。
麻秋正要收兵回营,忽听得一声大喝:“叛贼休得猖狂,你爷爷吐延来也!”
麻秋刚要回头,就听得脑后一阵风声,吓得他缩头吞颈,才躲过了一劫。他回马一看,见是个少年将军,竟然没有穿盔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