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

第219章 学员难(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翻身下马,不等赵禳张口发问,左司业和右司业二人已经上前,作揖行礼。“祭酒大人,老朽等实在干不下去了!望祭酒大人另请高明吧!”

赵禳禁不住诧异了,祭酒之下是左、右司业作为副手。赵禳为此特地从应天府一所颇有名气的书院中,聘请这两个老夫子回来的,非但赠送一套院子给他居住,每个月的薪水更是足足三十贯!

这个时候延请大儒,一般也就五六十贯一个月。在徐州,有一个刚刚登第的进士在该州当州学教授,当地一个大户请他当家庭教师,也不过是每月三十贯!这已经叫那进士很满意,欣然答应!考虑到对方是兼职,想来一个进士都不过是这个价钱罢了!

对待这两名老夫子,赵禳可谓是厚遇到极点了。当然,赵禳不会说,满书院都是贪官污吏,不找几个正气凛然的老夫子镇着,赵禳都怕培养出一批脑后生反骨的家伙出来。

赵禳连忙伸手扶起两名老夫子,客气的说道:“老学究这是怎么呢?莫非本王那里招待不周?那里有不满的,本王这就去改!”

左司业依旧哭丧着脸,说道:“祭酒对待老夫等甚好,家中不缺家什,钱财也丰厚。老夫等自当竭尽全力报效,只是……只是……”

右司业叹了口气,借口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

左司业小鸡琢米一般的猛点头,道:“正解!正解!”

赵禳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了,问道:“怎么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面的讲学、助教难道对两位老学究说的话,阳奉阴违吗?如果是这样,本王这就去教训他们!”

两个司业摇了摇头,道:“这倒没有,虽然曰后就不敢说会不会阳奉阴违,但至少目前,诸位讲学和助教,在处世上,还是颇为能干,没有打折扣的!”

这话就叫赵禳更加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了,既然他们没有打折扣,这两个老家伙怎么还要走人呢?该不会是想趁机要挟我更多钱财吧?不过也不应该啊,这两个老家伙风骨不错,非但是杜献升推荐的,更是曹飞良亲自调查一番后,表示可信的。要不然自己怎么可能花费如此重金延请他们呢?

左司业道出了其中缘由。“祭酒大人,书院者有教无类也!问题是,今曰为止,仅仅有二十七童子而已!”

虽然国子书院只是教导两年便可以为吏员,但那只是十七八岁才可以。而且赵禳更加注重少年养成,如此忠诚度方面也要高些。

不过怎么听左司业的口气,好像一个成年的也没有来?

赵禳问及,左司业已经早有准备的拿出一个本子,赵禳一看,果然如自己所料。二十七人当中,最大的不过十四岁而已!小的只有七岁。

宋朝文人繁多,在汴梁城内,穷秀才设一私塾教导童子,招得十二三名童子,那秀才不过是能够混个温饱罢了!所以但凡有些能耐的,寻常个人私塾招个十七八人都是正常的。赵禳这堂堂书院,招募讲学、助教合计二十七人,另有厨娘、杂仆、护院、书办共计四十人,领导层的祭酒、左司业、右司业、正督学、副督学五人。加起来七十多号人,居然只是招收那么二十七个童子,传到外面去,赵禳这面子那里放啊?

也怪不得两个司业如此羞愧,喊着要走人了。应天府乃是天下文人汇集所在,能够在那里立足,可以说放眼全国都小有名气了,居然只招收的那么二十七人,可谓是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

赵禳登时心中眉头大皱,却不得不安抚道:“不过是世人皆恶吏员罢了,实际上本王这国子书院不是一定要去当吏员,只是有这么一个保障。唯恐学子曰后无以为继罢了!世人误会之,本王自会去解释的!”

左右司业那里是想辞职呢?如果是想走,留下一封书信,飘然而去不就行了!他们只是想让赵禳明白他们的苦楚,不至于认为他们是干吃饭不干事。现在好了,赵禳包揽过去,左右司业也乐得少了苦恼。

赵禳交代二人一声,今天没有事情就别来打搅我了,我在琢磨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