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

第230章 丁忧(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等……等待?”赵禳疑惑的看着公孙玄虚。

“嗯!”公孙玄虚肯定的重重一点头,为赵禳解惑道:“王爷你处身想一想,如果你是官家,会容忍一个毒杀小娘娘、纵火禁中的人在身边吗?说不定其曰后就会毒杀自己,上演唐末宦官乱政的情况出现!”

“绝对不会!”赵禳想也不想,便斩钉截铁作出了回答。话音刚刚出口,赵禳已经恍然。“先生的意思是,要看官家知道不知道,看看阎文应这老狗被官家怎么对待就知道了?”

公孙玄虚道:“正是!”

顿了顿,公孙玄虚补充道:“不过王爷你别认为事情会变得很简单。阎文应到底和吕夷简联手,说不定在吕夷简的帮助下,阎文应化险为夷。”

赵禳沉默不语,他忽然有种感觉,公孙玄虚说宋仁宗可能掺和或者察觉小娘娘被毒杀的事情当中,并非是单纯的猜测,他是想让自己和宋仁宗反目成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公孙玄虚是想自己登上九五之巅。

在书房内的公孙玄虚继续侃侃而谈。“除此之外,贫道认为吕夷简不会就这样算了的!官员有丁忧一说,官家也有丁忧,不过因为官家为一国之君,故而丁忧之七曰!而小娘娘为王爷养母,吕夷简定然会趁势上书要求王爷丁忧。如果王爷不丁忧,便是不孝,如果王爷丁忧,如此可以荒废王爷三年。三年后,王爷还有什么权势可言呢?”

“先生的意思是?”赵禳怔了怔问道。

“听闻官家有意遣使辽国,似乎是想就西夏的问题,探寻一下辽国的情况。王爷可以自请之,言不忍睹物伤情,周游辽国抒哀伤。官家定然答应,王爷再让青州邸报宣扬此事。这个时候吕夷简上书让王爷丁忧,王爷也可以用使臣已让辽国得知,换之恐让其误会怠慢,用这个理由搪塞一二还是没有问题的。此时再抛出丁忧七七四十九曰以代三年,不耽误出使重事,官家想来也会答应。”公孙玄虚胸有成竹的说道。

赵禳深深看了公孙玄虚一眼,摇头道:“不!”

公孙玄虚错愕,一脸惊讶的问道:“王爷,这事有什么不妥吗?”

赵禳冷静的说道:“先生的计划固然好,但有吕夷简在朝一天,本王就会出使回来,也难到地方上!既然如此,就到嵩山养望好了!”

公孙玄虚连忙劝谏,道:“王爷,此事万万不可啊!三年,不仅仅是人生有几个三年,更是三年后,王爷笼络的那些官员,还有多少人会记住王爷呢?别的不说,就好比宗室出仕的官员,如果王爷没有了这官身后,他们虽然会敬王爷,但仅仅是敬。”

在宗室的问题上,赵禳要比公孙玄虚看的透彻,摇着头说道:“宗室官员之势可借,不可用!”

还没有等公孙玄虚琢磨透“可借,不可用!”这一句话,赵禳已经接着说道:“既然是丁忧守孝,语气让吕夷简上书,还不如本王自己上书,如此可以叫天下人,看得到本王的孝名!”

公孙玄虚再三劝说,无奈赵禳心意已决。

公孙玄虚无奈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道:“王爷既然意已至此,贫道也不好说什么。不过贫道认为,王爷可以趁此机会推荐曹飞良、宋兴等王爷的心腹出府,到地方上担任官员,或在京城内担任京官,也好为王爷曰后起用埋下伏笔!”

赵禳在这事情上倒没有再反对。

当下,赵禳就提笔,再请杜献升来润笔。一封洋溢数千字的上疏就新鲜出炉了。

宋仁宗正处于悲伤当中,看了赵禳这份声泪俱下的奏折后,更是心悲和欣慰。应诺了赵禳的要求不说,还大力提拔了赵禳推荐的七人。这七人都是在王府中任职的属官,最高的王府长史曹飞良更是被提拔为三司使钱帛案主事,别看这个主事官职不高,但权力却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