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先锋的乃是沈启宗,当初担任怀远寨寨主的便是他,不过沈启宗在怀远寨担任寨主的战绩可不好看。
第一次冯常圪带领三万大军顺流而下,沈启宗不得不带人放弃怀远寨,带着百姓撤退到龙水城。
第二次被木换,也就是现在的杨慥设了调虎离山之计,丢了怀远寨。
后面沈启宗虽然有以残兵败卒孤守龙水城的战功,但怀远寨却是沈启宗心中的一个痛。正因为如此,本来担任先锋一职是廖陈的,但沈启宗却强烈请战,这才得了赵禳的首肯。
沈启宗怎么愿意让这帮蛮兵离开呢?
如果真是让这帮蛮兵撤退得了,沈启宗那可就真的是被赤裸裸的打脸了。就算赵禳不说什么,沈启宗也不好意思说什么话了。
不过沈启宗麾下兵力虽然不少,却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宋军军中战马不多,这是那里都存在的情况,沈启宗麾下也就有四十来骑。蛮兵再不济,也有四五百人。而如果不用骑兵追赶,现在有五六里地,看似不远,但中途有龙江在前面,过河怎么样也要好几刻钟吧?步兵怎么可能追的上呢?
第二原因,那就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需要禀报到赵禳那里,否则就是擅自行动。这事情可大可小,上官当没有事情,你没有没有事情。上官当有事情,弄不好来个革除官职都有可能。
沈启宗想了想,一咬牙,找来副将,说道:“怀远寨中的那些蛮子要退兵了!不能够让他们那么轻松的走人!”
副将一脸疑惑的问道:“那么将军的意思是?”
沈启宗说道:“我常年驻扎在怀远寨,知道这里的龙江有一处段水流平缓,而且现在已经是冬天了,虽然寒冬不少,但河流也变窄了,以战马涉水过河完全没有问题!”
“什么?将军你的意思是要单独带骑兵出发?这使不得啊!要是王爷知道了这事情,怕是会责罚将军啊?王爷给我们的命令不过是拿下怀远寨罢了,何必生那么多事情呢?”副将大惊失色,连忙劝阻。
大概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再加上北伐辽国大败,宋太宗对于军队的制约更甚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时代。到了宋真宗的时候,也秉承父亲的意志,宋仁宗更加不用说了。孝顺孩儿嘛!怎么可能改变自家爷爷、老爹定下的政策呢?
这也导致当时的宋军内部僵化,甚至大军出征,皇帝给你一副阵图,让你到战场上按阵图摆阵对敌。虽然这事情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坑爹了,但要说一下子政策变好了,那是不可能的。
沈启宗却强硬的说道:“王爷如果有什么责罚,本将一力承当就是了!我离开后,军中的事务就由你来负责!”
“将军,这太过冒险了!手下不过四十多骑冲阵,万一折在里面。将军不想想家中的母亲和妻子儿女吗?他们会多么伤心啊!”副将见从军令上劝说不了沈启宗,立刻改变策略,从亲情上劝说沈启宗。
听了这话,沈启宗要说没有犹豫,那是不可能的,但他很快就重新坚定自己的立场。“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岂能在沙场上,还想着妻儿而惜身呢?”
副将没有办法了。只能够一面派人把这情况告诉赵禳,另外一面就是目送沈启宗调集了四十多骑兵,打马绝尘而去。
赵禳得到了消息,也禁不住吃了一惊。沈启宗这个人他是很赏识的,想着放在身边培养的。沈启宗要能力有能力,要才华又有才华。虽然就从军以来的战绩而言,沈启宗败多胜少,看似无能!但赵禳在沈启宗身上看到一股坚忍不拔的韧姓。
当初丢失了怀远寨后,张汉阳在三合村被安化蛮所击败。就是沈启宗带伤守城,身先士卒的鼓舞士气。须知几天前,沈启宗才迎接了一场失败。如果换了一般人,受到了这样的打击,怎么可能会没有影响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