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明藩朝廷內部的事情,商毅从情报部门那里也都陆续知道一些,大体的发展并不出他的预料,虽然从理论上说,签定的协议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随时都可以被撕毁,但三个明藩朝廷肯派人到南京来参加会谈,就基本表示了各方对会谈结果的主要态度。而且协议也充份照顾到各方的现实利益,因此在时局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之前,各方也都不会轻易违反这份协议,至少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那么在短时间内,自己也不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南方,而是可以将大部的注意力放在北方的清廷,以及海外。
同时第二次琉球战役,以及进攻日本,袭击江户的战斗消息也都陆续传回到南京,战事的进展也十分顺利,一直都按照商毅预定的计划进行,也让人十分放心。因此现在商毅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自己內部的调整上,现在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安排一直排到了今年的年底。
而首先要做的,就是举行称王仪式,虽然现在商毅己经称靖北王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南京政府的文件上,也己经使用靖北王的称呼,而且也得到了三个明藩朝廷的正式承认,但由于四方会谈的进行,以及其他的事务商毅始于都没有举行一个正式的加冕仪式。虽然只是称王,但也仍有一套十分复杂的程序和仪式,在中国古代, 对这一套程序是非常重视的, 因此从理论上说,商毅这个靖北王还不算是名正言顺。
现在其他事情都告一段落,四方会谈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因此周世奇、王夫之、李岩、李格非等人也向商毅进言,应该在南京筑台祭天,选择一个良辰吉曰,正式登台,进冠冕, 玺绶讫, 面南背北称王。
商毅虽然不喜欢这些繁琐的仪式,但也不好弗众人的意愿,因此也只好同意,但要求一切仪式,都尽量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