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之父

258章 史上最完美悬疑片!(6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片头出现过遇害6人的照片……和旅馆里任何一个人都不像。

司机车上的心理学巨著《存在与虚无》……暗示影片主题。

司机经常失忆和嗑药,以及一个专门的取枪镜头……表层是误导观众以为男主角是凶手,内涵是指出司机是人格之一。

假旅馆老板恨记女,且两人住在同一郡……暗示两人的关系。

新婚男撞掉6号门牌……暗示他会倒数第9死亡。

假警察身后的血迹和他杀死的警察的中刀位置是同一个部位,so……假警察换了真警察的衣服(片中有镜头回闪)。

犯人鬼打墙……全片首次对非现实世界的强力提示,不过很多人推理时都会忽略它。

旅馆场景不同于法庭场景,旅馆里镜头比例有拉伸和变形、说话人格和其他人格的聚焦虚实不同……暗示胖子主控人格的切换。

4次的剧情反转: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本片是少数的能欺骗观众达4次的片子,第一次是犯人嫌疑,第二次是老板嫌疑,第三次是人格揭示,第四次是小孩杀手。更妙的是它的第三次反转其实是个幌子,目的是为第四次反转做铺垫和放烟雾,这从很多有推理经验的观众一开始猜小孩是凶手,但是当剧情发展到小孩诈死、10重人格揭示(剧中非11重揭示)和男女主角的煽情诀别时,大都排除了小孩的嫌疑中可以看出。

即便如大名鼎鼎的第六感、电锯惊魂、万能钥匙、搏击俱乐部也都只是在全片结尾处的一次反转而已。

大家还能列举出那些有多次反转的片子?不限数目,只要能反转一次以上的就行。

对网上谈论最多的几个所谓漏洞的解释:

1小孩没法杀死大人——小孩是胖子的主人格(这点应该都没什么异议了),因此最强大的人格抹去弱小的人格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2小孩没法移动尸体——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尸体消失相当于副本刷新,玩过网游的人应该很容易理解。

3既然犯人和假警察是一伙的,为什么还要逃跑——设想一下如果犯人说出“他不是警察”结果是什么?肯定没人相信吧,闹不好还会被灭口,他已经被假警察虐待了,逃是唯一的选择。

4导演编不下去了,拿出一个人格分裂的幌子来忽悠人——开片就多次提示了本片的人格分裂的主题,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犯人鬼打墙应该怎么解释?这其实是导演一个很明显的提示了。

5有一个警察押送2个犯人的事吗?太扯了吧——这是胖子人格世界的臆想,老实说就是一个警察押运十个犯人你都没辙。

6故弄玄虚,上当受骗,无聊,烂片……——这个应该和个人欣赏口味有关了,有些人有控制欲,就是不喜欢被骗的感觉,即便是看电影也不例外,这些人应该去看记录片、科教片、历史片。

7最不可能的就是最可能的,早就猜到小孩是凶手了——本片的重点不是凭经验来猜谁是凶手,而是当看到小孩被炸死后你是否还能坚信这一观点,当医生拿出镜子揭示人格世界时你是否还认为小孩是凶手?当记女在阳光明媚的柑橘园中辛勤劳作刨地的时候你是否还认为小孩是凶手?支撑这一信念的支点是什么?你是否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所有尸体和号码牌的消失为什么恰恰是从小孩死的时候才开始的?猜到小孩是凶手了,那么小孩的作案动机是什么?你是否还记得影片开头,胖子是小时候被记女母亲虐待才产生人格分裂的。

观看这部片,就好像是阅读一本有声有色的侦探小说。这部电影既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可以满足你当侦探的乾瘾,而且又省下翻书的苦恼,非常值得推理迷们前去观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