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一条席卷而行的钢铁巨龙一般,所过之处,烟尘漫天,声势浩大。
张兴汉坐在一辆装甲车内,正十分笃定的闭目养神。
双手还拄着一把缴获的曰本天皇御赐的将官刀,脚蹬一双黑色牛皮靴子,一身浅蓝色军装,一顶陆军布帽,腰间挎着一把美式M1911配枪。
肩膀上扛着两个金光闪闪的将星,身材魁梧的他给人一众不怒自威的气势。
数年来的铁血征程,统帅数以百万计大军征战沙场的曰积月累,他早已经不负当初穿越而来那个年轻稚嫩的青年军人。
已经有了些上位者的威严气质。
须臾间,随车的通讯兵身上的电台滴滴答答响了起来,没多会,通讯兵便转过身来,将刚刚译出的一纸电文递给了张兴汉道:“总座,我方侦察机刚刚侦察到的最新情报,潍坊的敌军忽然弃城南逃了。”
张兴汉微闭着的双眼徒然睁开,接过电文看了一眼,略微沉思,便吩咐道:“马上给张廷枢发电,告诉他,敌人可能已经发觉了战略全局的不利,想要逃跑,让他立即改变原定作战计划,抵达临沂后,立即向胶州挺进,抢占此地,然后不惜一切代价的给我守住它。”
“是。”通讯兵应了一声,旋即转身开始发电。
张兴汉嘴角泛起一团冷笑,暗道:小六子,海路不通,这次我看你往那逃,老老实实束手就擒吧,是时候回东三省向父老乡亲们忏悔了。
…………
胶州县城位于胶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畔,为青岛的守军南逃的必经之路。
张少帅选择海路与陆地兵分两路南逃,却不想张兴汉早有安排。
时间流逝而过,转眼又过去了一天一夜,于学忠与刘多荃的部队在撤退途中遭到了东北军空军的袭扰空袭,撤退缓慢。
终于在晚上七点多时,撤到了距离胶州县城三十与公里外的高密县城。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张少帅命令他们就地在高密县城驻扎待命,并没有调他们入青岛。
张少帅担心的是一旦这两万多大军也入青岛,会在部队登船撤退时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因为傻瓜都知道乘船逃跑安全、快啊。
一天一夜的时间,肯定不够张少帅和沈鸿烈搬家当的,毕竟他们在青岛也经营了数年之久。
这二年又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暗中支持,甚至又悄悄建立一座小型兵工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