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宝藏

第三三六章 奇遇(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啊,朕明白白白啦,原來是是是这样啊”,蛇王二蛋高兴的摇头晃脑,嘿嘿笑着说。

七哥把最后一件景泰蓝拿出來,棺材也变得空空如也,大家数了数,一共是七十六件,分开包成两大包袱,这回可发大发了。

七哥一边使劲把海蓝老粗布包袱绑好,一边说:“不过话又说回來了,景泰蓝的传说只是为了把它神话,实际上这景泰蓝,是大食传过來的。

这玩儿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厚重历史,是最具咱民族特色的宝贝,以其典雅优美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华丽多姿的图案、繁多的造型、富丽堂皇和精美华贵的视觉效果,征服了天下人的心。

从他娘的一四二六年开始,大明王朝景泰年间的景泰蓝,工艺得到了更大发展,宫廷内的皇家厂坊,都设有景泰蓝专门作坊,制胎水平已达到相当高度,开始被看做“国宝京粹”。

这些景泰蓝,原本正式生于皇宫,是皇家财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皇宫大殿的主要摆设,还是镇殿之宝哩。

无论是紫禁城金銮殿,还是国子监辟雍宫、还是颐和园排云殿,在这些帝王尊属的殿堂,都有景泰蓝发出的宝石般光芒,总是令人赞叹不已。

那是乾隆四十四年,在鞭炮声中吃除夕年夜饭时,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精制,底下人全部得用瓷器。

您瞧瞧,可见景泰蓝在社会上扮演着怎样牛逼哄哄的角色,它是身份与地位的霸气象征啊。

可是,妈巴子的,这样尊贵的宝物,却还塞满了墓主人的紫檀棺材,也不知这家伙生前是干什么的,死后倍极哀荣,有这么多的宫廷珍宝陪葬,不是功臣,就是大盗”

七哥说的顺口,二蛋听得來劲儿,于是七哥看了看这个二逼,又继续说:“景泰蓝虽然这么牛逼,这么受皇家重视,但丫的工艺前身,却是由“大食”传进來的,传入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和“鬼国窑器”。

“什么是是大食”,蛇王二蛋歪嘴问。

七哥骂骂咧咧的说:“干你娘的,真不该给你说这些,沒完沒了得问,大食就是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称呼,知道了吧,你娘的”。

蛇王二蛋更來劲了,接着问:“那后來來來呢”。

七哥瞪了他一眼说:”后來,从他娘十三世纪下半叶开始,元蒙军队的数万铁蹄开始挥戈远征,横扫欧亚大陆,直到入侵西亚,俘虏了大批擅长专业技能的能工巧匠。

然后被作为工奴赶到大后方,专为国内蒙古贵族们生产豪华曰用品和奢侈品。

那时中国还处于元朝时代,国内受成吉思汗父子统治。

当时,大食地区正流行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在这种情形下,烧造“大食窑器“的阿拉伯工匠、带着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被迫來到元朝中国。

接着,在咱们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很快就融化了大食技术,形成咱们的特色,使景泰蓝成为咱们工艺史上最牛的宝贝。”

彪悍七哥说完,又顿了顿,低头看看早已听呆了的蛇王二蛋,耐心的说:“你他娘的总是那么多为什么,以后咱干活时少说点话,少问点为什么,我看你也死球不了,好不好啊二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