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曹植,却是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多智之余亦是狠辣。故此,当司马懿察觉到曹植身上的肃杀之气时,也是将这个老对手的危险程度连升几个级别。
不过表面上司马懿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和陈群一同拱手回道:“见过四公子。”
一番客套之后,曹植却是对荀彧道:“老师,我们进去才说话吧。”
荀彧点了点头,当先走了进去。曹植则是陪着韩浩,跟在荀彧身后,而刘晔则陪着陈群和司马懿。
分宾主坐下,奉茶之后,曹植却是笑道:“老师能来相助,实在是学生之幸。”
荀彧轻喝了一口热茶,才说道:“主公对子建之改革之意极为重视,为师也想来亲自听听子建的说法。”
提到这个,曹植目光一凝,郑重道:“学生的卷册,想来老师也已经看过。”眼见荀彧点头,曹植又接着道:“学生以为,这杂税一项只饱了各地官吏的私囊,而对朝廷没太大好处,相反还加重百姓负担。学生以为,应当将杂税取消!”
此言一出,荀彧没什么表示,陈群便已经摇头道:“四公子此意不可行。杂税并不一定饱了各地官吏的私囊。首先田税和人头税等,要上缴朝廷,各地能保留的钱并不多。而官员本身支出不少,最起码属吏的月俸就是要官员自行支出,若各地没有自行的税入,哪能保证支出,单靠官员的俸禄,怕是不够。故而杂税方面,吾以为应有所保留。”
陈群显然是有准备而来的,但曹植也不得不承认,杂税在某程度上,确实起到他所言的这个作用。毕竟,这时代官和吏是分得十分清楚的。官吃的是朝廷的俸禄,而吏则为官所聘用,靠的是官给的月俸。
当官的俸禄说少不算少,然若说多,那也未必。毕竟这个时代是以家族论,一个人当官了,要照顾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父母、妻儿,还有就是家族中人。虽说亲疏有别,然而三代以内要照顾,那是必然的。
而像荀家那等,整个家族中很多人都有出息的毕竟是少数。如此一来,可能当官的一、两位,便是整个家族的支柱。一份俸禄,既要招聘属吏,又要照顾偌大的一个家族,确实不够使用。
而且很多时候,一些州郡之长只靠俸禄,还不够属吏的支出,要靠家中田产补贴。故而,杂税的取消,影响的确是巨大的。
陈群提出的问题,荀彧听完之后也是不自觉地点了点头。然对此,曹植早有对策,微笑道:“此事其实不难,其实吾一直以为,属吏不应该全由各官员支付其月俸。可由朝廷固定支出部分,若要另行增加,则由各地官员自行从俸禄中给予。”
陈群闻言没有说话,韩浩却是皱眉道:“各州郡官员属吏极多,若是皆由朝廷支出其俸禄,这……”
曹植微笑道:“这俸禄可以比官员的低,而且各州郡属吏,不少都是冗员,可借此机会,将属吏全部登记在册。朝廷更可规定,刺史、太守、县令属吏几人,多出者自行支出。如此一来,便可裁汰冗员,增加效率。”说到这里,曹植露出得意的笑容瞥了陈群一眼。
陈群根本没有注意到曹植的笑容,但是他的话却是让陈群脸色发黑。天下间谁都清楚,各州郡属吏,大都是世家子弟。而且是那些读书高不成、低不就,又不能举孝廉的人。这些家伙又没有一技之长,只因识几个字,利用家族的关系安***去当属吏,也算可以混些日子,不至于每日无所事事。
正是如此,便导致了各州郡出现冗员,这也是为何,官员的月俸会不够属吏支出的缘故。不过有了杂税的收入,这部分支出倒是没什么。而且杂税的支出,各地官吏和世家同穿一条裤子,大家都有好处,故而让各世家安排些家人进去当属吏,也没什么不可。
这便是各地官员与世家之间所构筑成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杂税乃是维系他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曹植提出要废除大部分的杂税,损害的最主要还是世家的利益。
须知道,大难临头各自飞,若曹操废止杂税的命令下达,各地官员都是由他所提拔,这等需要自保的时刻,他们定会舍弃与各大世家的合作,清走那些冗员。这时,损失最大的还是世家。
曹植这一招不可谓不毒,完全将世家孤立起来对付打压,而将百姓跟曹操的利益连到一体。而最高明的还是,这招对大世家影响不大。就如荀家,他们本就人才辈出,不会将家族子弟送去当属吏,故而基本没有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