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第四六八章 裁军和理财(下)(2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按照这份计划拟定的规模和人数,等于一下子裁撤35万人,虽然这些人还将被编入预备役两年,可不管怎么说都是脱下了军装。但刚才还满脸担忧的冯国璋等人不仅没失望反而连连点头。因为从此次欧战的经验教训看,未来陆军趋势就是强火力、快速机动和装甲化,想要实现三大目标都要数不尽的钱去填,偏偏民国国力还无法和欧美强国比。大家都是领兵的人,很清楚这种改革要多少钱,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步兵师花100元的话,骡马化就要花200、装甲化就要花500元!花钱多威力也自然大,尤其是新型装甲旅的作战能力完全可以媲美数倍于自己的步兵师,所以此轮裁撤后国防军作战力量不仅没减弱反而更强,同时也能确保与欧洲强军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装甲旅和技术士官职业化两项措施,也确保了必要情况下能快速扩充部队。

恰好这几年是外部空档期,所以杨秋果断壮士割腕一下子猛裁35万人!这样每月就能节省至少1300万开支,一年就是1.5亿!当然,每年一亿多是无法支撑这么大改革计划的,所以总理府和财政部都答应,从明年起只要是目前国防军控制范围外地区的军队收益,都将拿出来用于国防建设。简单说,如果国防军能在托木斯克挖矿的话,那么不管是用战俘、死囚或者是华工,国家都会以市场价格收购,除去开销后所有利润都交给军方。当然,为避免军方内部腐败,管理和买卖都由政府找专门的企业来办理,军队只负责安全和管理。这个政策也让蔡锷暗暗惊心,想到了不久前哈尔滨见到的情形。区区几十车皮木头就已经价值不菲,要是按照这个规定,简直就是为军队持续“抢劫”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开了口子。

“我同意这份计划,军队未来就是机动、火力和装甲!”蒋方震第一个起身支持。这位留学日德,并在欧洲服役过的军官目光严肃而认真:“我们错过了百年工业革命,没有三五十年也别奢望追上,但我们绝不能错过这轮军事变革。现在苦总好过将来苦!”……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