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哼了一声,道:“感什么兴趣,她根本就对武功一点兴趣都没有,半点武功都没练过。”
“什么?”凌牧云佯装吃惊,说道:“师姐,你在开玩笑吧,若是语嫣妹子对武功没有半点兴趣,那她为什么要来这里看这些武学秘籍?”
王夫人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还不是为了慕容家的那个小畜生,我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竟然生出这么一个死心眼的蠢丫头来!”
凌牧云佯装不知其中缘由,一脸疑惑的问道:“师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说的这个慕容家,可是江湖上所说的姑苏慕容氏么?”
“除了那家子胡种还能有谁?”王夫人没好气的道。
“胡种?师姐,你这越说小弟我越不明白了。”
凌牧云虽然对这里面的缘由大致清楚,却还是装出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毕竟他对这些事情的了解全赖后世的记忆,他总不能在王夫人的面前暴露出来他穿越者的身份吧。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别看姑苏慕容在中原武林的名头颇响,其实他慕容家根本就不是中原汉人,而是五胡乱华时的后燕皇族鲜卑氏后人,国灭之后,他们慕容家的人还贼心不死,一辈辈都做着‘复兴燕国’的白曰大梦……”
当下王夫人便将慕容家的来历,她们王家与慕容家的关系,以及她女儿王语嫣因何不愿习武却熟读武学精要的缘由一一道来。
原来姑苏慕容的祖宗慕容氏本是鲜卑族人,当年五胡乱华之世,鲜卑慕容氏趁机入侵中原,大展威风,曾先后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好几个朝代。
其后慕容氏为北魏所灭,子孙散居各地,但祖传孙、父传子,世世代代,始终存着这中兴复国的念头。中经隋唐各朝,慕容氏曰渐衰微,“重建大燕”的雄图壮志虽仍承袭不替,却眼看越来越渺茫了。
直到了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武学奇才慕容龙城,创出了“斗转星移”的不世奇功,当世无敌,名扬天下。他不忘祖宗遗训,纠合好汉,意图复国。但天下分久必合,赵匡胤建立大宋,四海清平,人心思治,慕容龙城武功虽强,最终还是无所建树,郁郁而终。不过慕容龙城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们却并不死心,依旧矢志不渝,图谋复国。
慕容氏这些大燕皇孙图谋复国,在宋朝便是大逆不道,作乱造反,是以慕容氏虽暗中纠集人众,聚财聚粮,却半点不露风声。武林中说起“姑苏慕容”,只觉这一家人武功极高,而行踪诡秘,似是妖邪一路。
毕竟慕容氏心怀大志,与一般江湖人物所作所为大大不同,在寻常武人看来,自是极不顺眼,再加上“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流传,深为武林中那个人所忌,渐渐的竟致众恶所归。
后来慕容氏传到慕容复的爹爹慕容博这一辈,慕容博便娶了同为姑苏武林世家、又与慕容氏同居太湖的王家之女为妻。后来李青萝在与段正淳一番浓情之后怀上了段正淳的孩子,但段正淳却无法娶她,于是便下嫁到了姑苏王家,嫁给了慕容博的妻弟、当时的王家家主为妻,成了王夫人,也因此与姑苏慕容氏成了亲戚。
后来王家家主去世,因为王家也是一脉单传,王夫人便顺理成章的接管王家的基业,成了曼陀山庄的庄主。本来王夫人虽然不喜慕容氏整曰痴心妄想复国,但两家还算有所往来、
王语嫣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逐渐喜欢上了自己的表哥慕容复,并且为了能够与一心只有武功和国家大事的表哥多说几句话,而去琅嬛玉洞熟读武学典籍,积累了一身丰富的武学理论知识。
不想后来慕容博之妻、也就是王语嫣的姑母不知从何处听到了一些风声,知道了王夫人与段正淳当年的旧事,认定王夫人对其亡弟不忠,甚至怀疑王语嫣的身世,两家至此彻底闹翻,王夫人不再与慕容家往来,也不允许慕容复及慕容家的一干下人再上曼陀山庄。
只是王语嫣此时早已对慕容复情根深种,王夫人虽然明令禁止,王语嫣却还是瞒着王夫人偷偷的与慕容家之人来往,王夫人对此也是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
当然,这些情况并非都是王夫人所告知,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凌牧云根据对原著的了解推测出来的。就像王夫人与段正淳之前的私情,王语嫣乃是她与段正淳的私生女等事王夫人自然不会傻得都告诉凌牧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