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设计理念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加工工艺的差距。前些年,曰本松下给中国出口了三台机床,美国佬就跳出来指责,就是因为这三台机床达到了军工标准,能加工很精密的设备。
外国对这一方面的技术,封锁的很严格。
中国的军工装备,各方面都不差,比如飞机,中国的飞机外壳,机电设备,都不比国外的差,但为什么赶不上国外,就是因为发动机不合格。
发动机是工业的心脏,也是中[***]工追赶国外尖端武器装备的关键核心。
东成号的姓能强是一方面,但之所以让国外公司那么震动和惊讶,就是因为东成号的加工工艺太精密了。
北方工业的一些研发专家都说,东成号的加工工艺,不仅不弱于国外,甚至还远超于国外。
军方开出那么好的条件,促成这合作,看中东成号的姓能是一方面,更看中的是东成号的加工工艺,也就是那一台天阳号。
眼下杨天被绑架了,刘维军甚至要怀疑,是不是有国外情报组织从中参与。
想了想,刘维军拨通了一个电话:“陈海峰吗,我刘维军。上回找你帮忙,把那个杨天的信息抹掉,你们还做了什么后续工作没。”
“什么后续工作,就是监控这小子啊。为什么?因为这小子重要。给你半天,啊不,三个小时的时间,给我查清楚这小子在哪里,要是找不到,我明天就给你们处长打电话,让他开了你!”刘维军一通骂,训的电话那头的人跟孙子似地。
“这帮家伙,做事太不认真了!”放下电话,刘维军还骂了一句。
顾守成笑而不语,这陈海峰,就是东江市国安局的局长。
上头松口,促成合作之后,就通过陈海峰,封存了杨天的一些基本资料,也算是例行的保密计划。
“那现在怎么办,等?”顾守成反问道。
刘维军烦躁的点点头,这种情况下,也只能等了,只盼望是个偶然事件吧。
挂断电话的陈海峰,也吓出了一脑门子的冷汗,这简直是无妄之灾啊,早知道杨天那小子这么重要,肯定会派专人24小时监控的嘛,可你们这群大佬们一个个故作高深,又不说,现在好了,事情出了,怪到我头上来了。
心里骂着,陈海峰连忙叫来秘书:“那谁,对了,曹毅是吧,赶紧的,给我把人找来。”
“局长,曹组长出任务了,要我联系他吗?”秘书想了想说道。
陈海峰一愣,道:“出任务了,什么任务,我怎么不记得给他安排过任务?”
秘书翻了翻手中的平板电脑,记录里有记载,曹毅一直在出任务中,回答道:“应该是一个例行情报任务,对目标人物杨天进行4级资料封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