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大亨

第141节 量身打造的战术体系(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中场上半场三名队员是贝伦斯和格罗斯双后腰,泽罗伯托前腰,现在泽罗伯托从前腰换到了右边前卫的位置,着重防守对手的左边路进攻,变成了斯潘内尔、贝伦斯和泽罗伯托的三前卫平行站位,在贝伦斯的身后,是球队的“第二自由人”,范尼斯特鲁伊。

用数字表示的话,这个阵型是1-3-1-3-2,陈灼和范尼的位置并不确定,有可能一前一后,有可能同时参与防守,也有可能同时出现在对方的禁区之内……

上半场战术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格罗斯的任务圆满完成,上半场的16次犯规中有11个来自格罗斯,包括那个黄牌,正是他上半场不惜体力的冲杀破坏了美因茨进攻的连贯姓,使得图赫尔纵然忿忿不平却也无计可施。

不光是图赫尔没搞懂,就连坐在看台上的富勒姆助教莱利文森也觉得奇奇怪怪的。

范尼到底是什么位置?中后卫?后腰?

足球战术中从来都没有“双自由人”这个概念,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个连国际A级教练证书的中国人会创造一个战术出来,所以说,所有人觉得奇怪才是正常反应!

(四)

几次攻防之后,图赫尔对汉堡现有阵型的理解是,对方另一个年轻球员顶替了上半场的那个“屠夫”继续争抢,他说的是斯潘内尔,下半场开场之后,斯潘内尔开足了马力在中场奔跑和抢断,五分钟内四次犯规两次被侵犯,斯潘内尔成了最抢镜的人。

继续采用这种战术的同时,汉堡队改变上半场让开边路集中在中线区域和中轴线防御的方式,在边路上也加强了防御。

人员调整之后,汉堡队的防御能力未见减弱,反而有所提升,这一点又有些“反其道而行之”!

众所周知,足球比赛也好任何比赛也好,都是把技术好经验丰富的队员首发出场,他们伤病或者停赛的时候才会安排替补球员出赛,所以说板凳深度决定一支球队在联赛中能够走多远,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看起来,似乎那个中国人不是这么想的,汉堡的那些主力选手们,到了下半场五六分钟的时候才起来开始热身!

(五)

或许现在,对于这套战术最为清楚的人只有陈灼和莫尼兹,战术体系中的其它队员们各自了解了自己的职责,也有条不紊的执行着,至于陈灼讲述的那些“战术思想”,他们有的领会多有的领会少,那也不会有太大关系,可以在执行中慢慢领会。

今天在美因茨身上试验的这套“双自由人”战术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双自由人战术的防守体系是链式防守,还是双链式,中场一条后卫一条,范尼和陈灼分别在双链后面进行指挥,并且两个人会根据情况进行换位。

在链式防守的基础上,每条链上会加一把“铰刀”或者叫“搅拌器”,使得这条链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一条主动防御的“铰链”!

上半场的格罗斯和下半场的斯潘内尔,就是中场这条链上的“铰刀”或者叫“搅拌器”。

打个比喻来形容一下陈灼的战术思想,就会容易理解多了。

对付进球数在德甲排名倒数第五,进攻能力在德甲属于中下游的美因茨,通过上半场的测试发现,加装了搅拌器之后的链式防御防线,并配备一名“清道夫”坐镇和指挥,这种战术的确行之有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