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巴乔在人员方面暂时没有进行更换的安排,只是通过陈灼进行了站位上的调整,让加森左边前卫位置上,形成3-5-1的站位。
按照现在这种僵持的情况,很有可能会打加时赛,出于对香港队个别球员体能的顾虑,巴乔只能先等一等再说。
几个攻防回合之后,陈灼指挥着球员在场上做出了位置上的调整,让欧阳耀冲向中路移动,来到前腰位置和影锋位置上,后腰徐德帅扯动到右边路,陈灼自己则回撤到了后腰位置,来到这个更有利于观察和指挥的位置上。
针对韩国队只有一个后腰,让擅长带球突破的欧阳耀冲跟他形成对位,一方面形成牵制,另一方面让欧阳耀冲中路突破形成威胁,或者是通过突破制造范围和定位球,把这种战术打出来。这种调整之后,香港队的站位就形成了3-4-1-1,韩国队的4-1-3-1威力也能够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抵消。
陈灼的这个安排,也正是巴乔的意图,场上的陈灼和场下的巴乔都发现了,并且在巴乔还没有提出时候陈灼就做出了安排。看到有个跟自己如此默契的队长,巴乔也就稍稍放了心,整理了一下西服,继续在场边冷静地观战。
(四)
让徐德帅扯动到边路的战术,在前面的比赛中也用过,但是用的很少,因为右边路香港队的确是人才济济,欧阳耀冲、陈文辉、鞠盈智都是擅长在这个边上,相比较之下,徐德帅就没有能够呈现出他的光芒,这也是由于他的位置所决定的。
早在2003年的时候,由于[***]肆虐中超联赛停摆,那段时间实德队自己搞起了拉练,当时是2003年的五六月份之间,实德队搞了39天的拉练赛,从1985年到19**年的年龄段中,拉出了16支梯队,也让当时的全国俱乐部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实力雄厚”。
在那次拉练赛中,冯潇霆、赵旭曰等坐稳中超主力的球员都没有参赛,把机会留给更年期的“后辈”们,赛事中还评选出了武状元、实德九虎、最佳射手、阳光玫瑰、最佳阵容、进步最快奖、最佳拚搏奖、精神文明奖等八个奖项,其中获得“武状元”称号的就是董方卓。
当年才16岁徐德帅也参加了本届比赛,并且被一线队的教练组看中,2004年就抽调进了一线队,2005年作为“援港计划”的成员,先租后转,来到了香港。
到了香港之后徐德帅迅速站稳了脚跟,连续两个赛季被评选为香港最佳球员,并且在2008国奥的权衡中选择了替香港队效力。
在球场上,徐德帅其实能胜任多个位置,在进攻方面也有一定的攻击力,2009年省港杯比赛中,香港队3:1击败广东,那场比赛徐德帅司职前腰,一个进球两次助攻的成绩也使他成为该场比赛最佳球员。
巴乔组建的这支香港队,进攻组织的核心是陈灼,首发的左右边前卫又根据战术需要安排了两个“飞翼”,徐德帅也就只能“屈尊”后腰,虽然这样安排让他的进攻能力和组织能力无法完全发挥,但是从全队的角度来说也是最优化的组合。
小组赛对阵孟加拉的比赛,巴乔就是安排徐德帅担任进攻组织,很显然徐德帅的任务完成的不错。
现在这个情况下,面对韩国队大举压上进攻的态势,陈灼自己选择了后撤组织防守,把进攻组织交给徐德帅,并且让徐德帅用他区别于欧阳耀冲、陈文辉和鞠盈智的方式在右路实施突破。
(五)
香港队右边路的这几名球员,欧阳耀冲更擅长带球快速突破,陈文辉更擅长跑位抢点,鞠盈智则擅长内切远射,特点各有不同,可以通过单独使用和组合来形成不同的配合。
而徐德帅和他们比较起来又有不同,他更擅长送出具有穿透姓的斜传,虽然中长传稍稍会有些偏差,但是在中距离传中的精度上,和陈灼比较起来并不会弱太多。
对于徐德帅,洪明甫和韩国队并不了解,这也很正常,这支球队里他们基本上只认识巴乔和陈灼,即便是去年在香港0:3输掉了比赛,他们更多的也是归咎于裁判归咎于意外,他们还曾经2:6输给伊朗过呢,这一两场比赛又不代表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