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大惊,询问他会听琴,可懂琴之优劣,接过伯牙的琴,樵夫一一将琴的优劣,说了出来。
伯牙听后,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乐曲时而雄壮高亢,时而顺畅流利,而一旁的樵夫则是时而说琴曲峨峨如泰山,时而说洋洋乎若江河。
这些话语,让伯牙大喜,世上能听出他抚琴弹奏时的意思者,没有几人,于是,与樵夫拜为兄弟,这位樵夫便是钟子期,由于伯牙要出使楚国,与子期来年此时再聚。
第二年,伯牙如期而至,谁料钟子期却已故,在其墓前,伯牙弹奏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长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
高山一曲所表达的是高山的雄壮巍峨,而松本明道几人听着这乐曲,不禁陷入了这奇妙的音乐之中。
只见方游的双手在琴上不断而动,其动作非常的流畅,而无半点重硬,这高山流水也是他在学习弹琴之时,最喜欢的曲子。
弹完高山一曲,松本明道几人还在震惊当中,方游看了看没有任何变化的古琴,停歇了一会,开始弹起流水来,与高山的雄壮不同,流水则是充满着流畅之意,弹琴之中,那出现的声音,将水的清亮完全表现了出来。
刚才面前似乎出现了高山,而现在,松本明道几人却是感觉周围被水流包围了一般,水流的温暖与柔和,让人迷恋。
流水一曲而终,待到最后的声音消逝,方游手抚琴弦,却是皱了皱眉,古琴依然没有任何变化,不过,每次弹奏这高山流水之时,他都有一种不顺畅的感觉。
将心中杂乱心绪抛之脑后,方游看了看这把古琴,有些赞叹,这把古琴就如同上面几位清朝文人的铭文一般,声音悠扬而清亮,在弹完一曲后,还有余音环绕在耳边。
高山流水弹完之后,方游开始弹奏起其他的战国时代的乐曲,广陵散和阳春白雪。
两曲而终,古琴依然没有任何变化,他再弹了几首流传下来的战国古曲,却还是如此。
方游无奈的摇了摇头,难道自己的猜测是错误了,这七个岳山并不是古琴的机关,或者还是这古琴根本没有机关,亦或是这古琴的机关,乃是已经失传的乐曲。
春秋战国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许多珍贵的东西都无法保存到现在,无论是实际的物体,还是这种没有实体,代表着文化的乐曲,有很多都遗失在遥远的历史当中。
“李先生,太美妙了,太美妙了,没有想到这一把从墓中挖出来的琴,也能演奏出如此让人入迷的音乐,这是我听过最动听的音乐,让人难以割舍。”在方游弹完几首曲子之后很久,松本明道几人才从乐曲的美妙中回过神来,顿时面带敬意的向方游表达了自己的震撼。
方游不由的一笑,弹奏的美妙又如何,在弹奏之时,他一直在盯着岳山观看,在轻抚琴弦时,七个岳山时不时的会有轻微的晃动,可是这几首战国名曲他弹了一个遍,却是依然没有任何的动静。
如果这把古琴上的机关,那么机关唯一可能存在的地方,便是这岳山。
“李先生,请问您弹奏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让我们似乎感觉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松本明道面带疑惑,接着问道。
方游从机关的思索中回过神来,笑着说道:“松本,这是我们华夏十大名曲之一的高山流水,本来是一曲,而在唐代……哈哈,我似乎有些明白了。”忽然,说到这里,他面色一变,然后恍然大悟似的大笑了几下。
高水流水本为一曲,在唐代之后,才分为两个读力的琴曲,这把古琴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么,高山流水是为一曲,而不是后世读力的两首琴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