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令里还有几个电话号码,写了几个名字,还有一小段附注:如有人查询,立即向上面号码报告情况。
这件事也都开了秘密会议通知了所有教师,这些拿公粮的一听是最高级的国家密令,便知道事情不是他们可以了解的。他们当然不会傻得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会议过后自然全部“不记得”有过若凡这个人。
左云龙在若凡离开地球后不久,便亲自到了C县一趟,顺便带下了这条由主席亲自派发的密令,他的到来无疑让地方的各级干部慌了手脚,但好在他并没有让人为难的事,只是简单的一件保密工作。
之后左云龙便到了若凡家一趟,志毅当然想不到那位遥不可及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少将居然会坐在他面前!
然后他被告知:将换上一个新的身份,如果可以,要马上转移。
志毅也知道了,原来是自己的儿子当了很大很大的官,大到会有很多人打听他的消息,大到很多人会用他们的生命来危胁他,所以国家才希望几个人能够转移到国家为他们安排的新地方去居住。
家里也就三个,因为若凡不在,所以志毅决定服从国家的安排,他不希望给儿子造成困扰。
之后他们又得知,国家每个月会给他们每人发十万的生活费当作补贴,若飞之后的学业全部公费,傻了一辈子,这等好事当然要抓住机会,若飞2这次可是考上了首都大学生物系。
当一家三口告别了乡里,踏上远走的旅程后,这个旧家来了四个人。
四个年纪与若家四口差不多的的人。
这四个人是国家的特工,他们在此的目的当然是断绝来自其它势力的探查。
周围的乡亲在国家军队与政fǔ的多重压力下,只能彻底的忘记若家四口的长相,而把新的四个特工定义为“原氏四口”。
这个小村子四面环山,进出村的路就三条,在政fǔ的安排收购下,仅有的几家旅店小酒店小饭馆全部成了国有产业,连接与县城的汽车也在国家的控制之下。
任何打有可能打探到若家消息的地方基本上都在国家的监视之下。
每家每户也被告知了,不得向村外的任何从泄漏任何有关若家四口的任何消息,否则将是严重的判国罪。那可是“枪立决”的重罪啊!
没人惹得起,所以,尽管有子女在外打工,所有的家长都把消息传到了,这种事,任是再判逆的少年也不敢轻易触犯,至于小孩,知道若家的不多,知道的事也少,所以在大家的歪曲改写之下,小脑袋里装的已经不是原来的若氏四口了。
说到这事,也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众口烁金的事:说是有个贤者的母亲在家织布,有一人跑来跟她说:你儿子杀人了。母亲不信,继续织布,不一会儿又有一人来报:你儿子杀人了。母新停下了手上的活儿,等着儿子回来。又不一会儿,又有一人慌忙来报:你儿子杀人了。母亲翻墙而去。后来才知是三个混混合伙骗贤者母亲玩的。
鲁迅也曾有句名言:地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也便成了路。
是不是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变成:本来很多人不信的事,讲的人多了,也便有了那回事。
流传一圈之后,定下了一个版本:若家四口是有,父若蒙,母王氏,而且有两个儿子,长子若金,次子若木,都读不了书,小学毕业便下地了,山上种了片果子林,一家子过得也满轻松的,过几年大儿子就该找媳妇了,听说跟某家的女儿某某走得很近,估计这事儿能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