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你谦虚了!你在邻角搞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你现在有新想法、意见,还是要敢于去实施,不要畏首畏尾,市委是支持你的!”黄宏远淡淡的道。
陈京比较讨厌官场的这套虚伪,黄宏远明明喉咙里快伸出手来了,但是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还是那么云淡风轻。
但是陈京心中清楚,不管如何不情愿,自己必须要拿出态度来,两地合作这个事儿太大,自己捂不住。
政绩功劳这些可以往后放,只要邻角能够发展起来,就是陈京最大的愿望。
所以,他诚恳的道:“书记,这事我初步想妥了,我拟定计划出来专程向您汇报,由您来决断。”
陈京顿了顿,道:“书记,当年解放初期,中原和岭南文化差异大,交融很困难,还是老一辈革命家有办法,想了一个南北镇的点子,这是一个巨大成功的区域融合的案例啊。
您现在可以借鉴老一辈领导的智慧,在咱们两个市之间也搞一个南北镇,多少年以后,我相信一定能载入史册!”
陈京的立场摆得很明白了,那就是苦活、脏活他干,好处还得归黄宏远。
黄宏远一听陈京不似作伪,再说了,这事如果真能做成,那必定是留名的事儿。
为官一任,谁都想在一个地方烙下自己的痕迹,黄宏远生在名利场,他怎么又能跳出这个桎梏?
陈京的话让他很动心,他便道:“功过是非,就留给后人去评价吧,咱们只要把眼前的工作做好,这是最重要的!”
他顿了顿又道:“现在咱们搞发展,搞经济,还是要依靠你们年轻干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海山的明天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陈京一看有戏,他大喜过望,连忙趁热打铁的道:
“书记,我这里写了一个文稿,我水平有限,一直不敢发出去。今天正好,咱们谈到了关于跨区域合作的事儿,您干脆帮我润色一下,咱们联名发表!我们未雨绸缪,可以先把宣传工作给搞起来嘛!”
陈京从公文包拿出几张用A4纸打印的文稿递给黄宏远。
黄宏远接过文稿,文章标题是《跨区域合作的创新思考》,黄宏远一目十行的将文章扫了一遍。
这文章理论功底极强,行文严谨,文风老到,思路新颖,思想成熟,黄宏远是识货之人,一眼扫过去就知道凭市委的几条老笔杆子,估计真还没办法整出这样的文章来。
陈京楚江才子果然名不虚传,他今天也是有备而来啊。
陈京话说得乖巧,让黄宏远给他润色,实际上就是把露脸的事儿往他面前凑,让黄宏远借这一次跨区域合作好好的露露脸。
饶是黄宏远久居官场,脸皮早就厚似城墙,他都觉得脸有些发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