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特区的一把手,姚军辉果然排场很足,他比之黄宏远各方面可能要更胜一筹啊。
陈京找到房间门口,在外面便被一年轻小伙拦住了。
年轻人很阳光,很有朝气,他凑过来客气的道:“您好,请问您是海山的陈书记吗?”
陈京点点头。
年轻人冲陈京友好的一笑,道:“你好,书记已经等您多时了,您请进!”
他帮陈京推开房门,目送陈京进去,然后才悄然的把门关上。
姚军辉陈京并不陌生,陈京最近在做岭南的功课,岭南十几个市的党政一把手的照片陈京都仔细看过,他们的样子陈京都记得。
陈京进门的时候,房间里有两人,陈京一眼就认出了姚军辉,他伸出手来道:“姚书记,我是海山邻角区陈京,您好!”
姚军辉和他身旁的人站起身来,两人握手,陈京扭头对他旁边的中年人道:“刘秘书长好,接到您的电话,我很荣幸!”
陈京并不认识刘杨。
但是陈京这些年在官场上打拼早就练就了一身识人的本领。
其中他对声音的记忆,非常的有心得。
陈京刚刚进门的时候,听到刘杨跟姚军辉说话,只有短短几个字,陈京便辨明了他的音色。
这不像是第一次见面,陈京好像对两人很熟悉一般,这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陈京的反应还是让两人感到很意外,对陈京也多了一丝欣赏。
分宾主坐下,姚军辉指了指外面道:
“现在外面对我们两市合作的各种流言蜚语很多,小陈你现在好像是有些麻烦啊。你的一些言论在海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是不是这样啊?”
陈京笑笑道:“姚书记,我是邻角区的书记,对邻角区的发展负责,对邻角区的人民负责是我的职责。您也知道我不是海山本土干部,没有过多的海山情节。我只是实事求是而已。
既不是在给海山丢脸,也不是在拍南港的马屁!”
陈京顿了顿道:“特色是我们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特区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宝贵和经验和教训,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我们的发展要少走弯路,就需要向各区学习取经,向特区靠拢。”
姚军辉一语不发,他关心的事情是眼前两市合作的问题,对于这些谁向谁靠拢的问题他很在意,但是目前并不太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