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是工资给多了是不是?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掉的公司,你买那么多本只能是白费钱。”
部门经理知道员工想干什么,无非就是收藏创刊号嘛。这种事他以前也经常干,不过在收藏的几家新公司破灭之后,他对收藏创刊号再也没有了兴趣。这些东西只要跟出版社随便说说就能弄到一两本,拿回家收藏起来没价值的话反倒占用空间。
曰本《东京大学报》就曾以100万曰元的奖金,征集80年前某社的创刊号,当时的印量达10万,但由于历时久远,又经历地震和二次大战致使该社的创刊号至今仍无法找到。
“你看这本漫画的作者,跟他们签了10年啊!而且还扬言要卖500万册,我觉得他们肯定有前途,就凭这本漫画他们至少能轰动一时。这次创刊号发行量只有1万册而已,即使公司倒闭他们的创刊号也会变得值钱!”油印工有着自己的考究。
“这边的‘阿里’也是签了10年合约,不是漫画合约,是作家合约嗳!”另一边的员工也有了发现。
创刊号是办刊人奉献给读者的见面礼,因为初次和读者见面,往往添加一些自公司介绍,办刊的宗旨、风格、来稿要求、编辑的话、作者简介等内容。文字加上图片大概有两三页内容。陆玲玲略显恶趣味,将单行本“断罪老师”与Q3的“阿里老师”有意无意的分成两人来介绍。
“说这么多话,一个公司只有两个作者能上得了台面,漫天下随便挖掉一个就能搞垮他们,反正我是不看好的。你们试印本检查完了吧?没问题就快点开印!”生产部经理呼喝道。
他不看好上国出版社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上国出版社是新公司,还因为出版社里的作者都是新面孔。“新锐漫画家”也就意味着断更、烂尾,总之就算前面画得再精彩,后面也会和老漫画家呈现出区别。
部门经理似乎已经看到了这家新漫画公司的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