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第九十九章 河东剧变(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看县令的意思,应该不是开玩笑,可这事儿不合情理啊!白波军哪来的这么大本事?难道卫家只是徒有虚名,外强中干?

“听说白波军中出了能人,不但能呼风唤雨,召唤雷霆霹雳,而且还能驱使黄巾力士,法力比当年的张角兄弟更高一筹。”冯远及时解答了这个问题,只是答案却更加匪夷所思。

“咝!”整个县衙里,都是抽冷气的声音,好在是春天,还没有蚊蝇,否则这些昆虫肯定死伤惨重。

徐县尉顾不上纠结这些细节了,他转移了一下话题,不过这个问题也同样很重要:“那曾使君的意思是……”

“这个么……”冯远犹豫了一下,然后把手中竹简往桌案上一丢,颓然道:“诸君,请自己看吧。”

竹简落在桌案上,发出了‘咚’的一声闷响,然后,竹页发出了清脆的摩擦声,最后,‘嗒’的一声,彻底摊开,将上面的字迹展现在众人面前。

大堂内静悄悄的,众人屏息细看,脸色都是变幻不定。

前面的内容,跟冯远刚才说的差不多,然后,郡守表示,白波军攻势犀利无比,攻下运城后,稍作休整,便转而攻打卫家其他坞堡去了。如果短时间内再下一城,那毫无疑问,他们肯定掌握了某种特殊的攻城方法,比如:妖法……郡守不是人云亦云的人,他的消息是从侥幸脱逃的几个名士那里得来的,加上一部分溃兵的口供,最后得出来的结论。

郡守表示,援军肯定是没有了,有也未必能起到作用,朝廷没有援军的话,安邑也是自身难保。所以,诸君自求多福吧。

一连串噩耗之后,郡守友情赠送了一个情报,他证实了朝廷使者的说法,表示据他所知,包括董卓在内,朝中不少大佬都在打白波军的主意,白波军也确实有意接受招抚。

话说的很浅白,但里面的深意,大家都明白了。

如果真到万不得己,那就是能拖就拖,拖不下去就降,反正等白波军接受招抚了,大家还有反正的希望。

看到这里,众人的脸色都变得好看些了。能保命,还不会污了名头,的确值得一试,当然,要到山穷水尽那一刻才行。

不过,城里已经缺粮了,这一天想必也不远了。

“诸君怎么看?”冯远把信展示出来,就是为了不独自承担投贼的名头,他这话问出口,一时倒也没人应声,众人眼神飘忽,都在等着别人先开口。

“某不降!”结果,果然有人先开口了,语气斩钉截铁,但说出来的却不是众人想要的答案。

“公明有志气,其他人呢?”这个结果在冯远的预料之内,这徐县尉勇则勇矣,但却不懂明哲保身之道,从他当日力主要出城追击,可预见今日了,他不降,就随他去,总不能逼着阖城军民给他陪葬吧?

见主战的被忽视,众官心下都有了底,有人试探着说道:“不如先派个使者,去城外探探虚实?”

冯远捻须赞道:“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乃兵家正道也。”

计议已定,众人开始推选使者,这个时候当然是要互相谦让的,毕竟任重道远么。至于曾经的英雄徐县尉,则被孤零零的丢在了一边,口口声声要忠君报国的刺头,这种人最讨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