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一八七章 且战且谋(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王羽恍然,随即心中一暖,被人关心牵挂的感觉真不错。

“咳咳……咳!”一阵不合时宜的咳嗽声响起,贾诩很郁闷,王羽让貂蝉参与情报工作的决策,他不反对,相反还有些赞成,不过这时不时的郎情妾意,却让人很头疼。

这二位都还年轻,日子长着呢,谈情说爱也得有时有晌啊。

贾诩没有半点做了电灯泡的觉悟,坦然面对王羽的目光,一本正经的问道:“主公,对北海的军情,您怎么看?”

“甚好。”王羽点点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当然好,仗打赢了,孔融等人也表现得很配合,收降了三万多俘虏,又挖掘了两名人才,收获一箩筐,不好才怪!可问题是……贾诩翻了个白眼,又问:“您的具体指示呢?”

“这个么……”王羽定了定神,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他走神并不全是因为貂蝉,他的大半心神都放在了前线那二位身上。

太史慈的勇猛果决让他惊叹,也颇为感慨,这位历史上空有勇名,却没有用武之地的超一流名将,终于开始绽放光芒了。

前世的太史慈,出场亮相时很让人惊艳,投了东吴之后,就变得默默无闻起来。

原因倒不难猜,此人的性格太过积极主动,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或许有魄力用他,但掌权后便致力于消除兄长影响的孙权,连周瑜都不肯轻易见用,孙策烙印极深的降将太史慈……呵,还用说吗?肯定是要冷藏的。

在自己麾下,这个牛人就不愁这些了,不过,他的运气显然有些糟糕,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以后的大仗恶仗多得是,不愁没舞台,总有让这位名将如愿以偿的时候。

徐福,嗯,应该是徐庶没错了,此人好像很喜欢用化名,历史上他投靠刘备的时候,用的就是单福的假名。

徐庶展现出来的素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说勇武,徐庶不及太史慈;论洞彻人心的才智,现在的徐庶也比不过贾诩;论胆魄,他也不是最特殊的,但此人的才能不是一般的全面。

文,能出谋划策;武,能上阵搏杀;上知天文,下明地理;对战略、政略都有独到的见解……王羽原本还想着确认身份后,就将徐庶安排进幕府,和贾诩一起参赞军务,但现在看来,那样似乎有些浪费人才了,这么全面的人,就应该放出去独当一面才对。

将对外的谍报系统交给徐庶,应该是最恰当的,这位大才目前似乎还不够成熟,说话做事都有些放荡不羁的味道,远不像贾诩那么圆润,嗯,就像是个愤青,很有才的愤青……自己的谍报系统也只是个空架子,正好随着他一起成长。

至于这两个无论历史上还是小说里,都从来没碰过面的人,一见面就火花四溅,成了冤家对头,王羽就只能无言以对。这应该算是造化弄人了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将太史慈和徐庶两人事放在一边,王羽思考起前线的局势来。

送来的信不止一份,而是分别由太史慈、徐庶、孔融执笔,以不同角度和口吻汇报军情,并且请示下一步的战略。

太史慈的信最简单,将那场令他郁闷的大胜一笔带过,然后表达了效忠的意愿,再然后就直接请战。打谁都行,反正有的打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