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收到孔融的书信,已经是三天之后了,此刻,他正在鄃县城下。
“咦?这个祢正平,还真敢想,连反间计都让他想出来了。”信上内容不多,相对敏感或机密的部分,都是用暗语写的,不过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
“反间计?”贾诩凑了上来,很是好奇。
撤兵前,王羽已经统一了内部的意见,将整体战略构想和盘托出,并没提到什么反间计。现在出使的孔融闹出来了个反间计,却是不知从何说起。
“喏,你也看看吧。”王羽随手将信递过。
“嗯……”贾诩览目一扫,眼睛顿时就眯起来了。
老狐狸露出这种神情,往往就是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了,同时也预示着,有人要倒霉了。
王羽见状,也是兴致大起,问道:“怎么样?”
“主公,您事先真没想到?”贾诩反问。
王羽一摊手,很无辜的说道:“文和,你是知道我的,我对阴谋什么的,确实不太在行,谁知道引蛇出洞还能起到这效果啊?”
贾诩看了王羽好一会儿,看起来仍是不大相信的样子,不过倒也没多纠结,慢悠悠的说道:“既然祢正平说了,应该就不会错,裴头领不是也说过吗?沮授遣子出使,为的就是阻止袁绍引援匈奴。”
“那么,你觉得这件事对战局会有多大影响?”王羽也不知不觉的放缓了语速。
“战局么,引蛇出洞应该更容易了,冀州军将的默契程度也会有所下降,其他的么,呵呵。”贾诩不置可否的摇摇头,一点都没因此而兴奋。
“以元皓的说法,沮公与此人,最是顾全大局不过,他可能会因此和袁绍发生争执,但若袁绍坚持,他却也不会阳奉阴违,更谈不上公然对抗了。他在冀州士人中的威望极高,他不肯登高一呼,冀州就不可能发生内乱,影响,不会很大。”
“能引袁绍出来就不错。”王羽点头。
对沮授,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此人就是古代士大夫最完美的楷模之一。沮授有本领,袁绍前期在大战略上的决断,都是他的主张;后期的错误决断,则和沮授的判断相违。
在官渡之战前,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进行持久战。提出了“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稳打稳扎,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稳进之策,而不必决战于一役,结果袁绍不听。
不但不听,而且他还夺了沮授的兵权,提拔心腹嫡系郭图,以及裙带关系的淳于琼掌军。结果,正是郭图的倾轧,逼反了许攸,导致曹操有了突袭乌巢的计划,随后,又是淳于琼的不给力,让曹操成功的逆转了战局。
等袁绍跑了,沮授被俘,任曹操如何笼络也不肯投降,最后越狱不成,终于被害。
可以说,要不是袁绍太操蛋,沮授的名声未必会比诸葛亮、郭嘉差,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造主公的反?他也就是提提意见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