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将军说,王君侯这么做,自有其道理,只管遵令行事便是。”
“嘿,这事儿整的……”知道运筹帷幄非自己所长,张飞很干脆地放弃了:“不管了,不管了,随他们怎么样,反正俺就是来打仗的,有的厮杀就行!”
其实,这些人若是能到青州军阵前走一趟,观点多少会有些改变。至少青州众将的精神面貌,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
“来吧,来吧!你们这些畜生,让老夫把你们送到你们该去的地方!十八层地狱够不够?你们应该喜欢那里的!”
徐晃有些诧异的看了同袍一眼,黄忠却无视于他的眼神,只是轻轻默念着什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敌人发出的诅咒。
徐晃从没想到过,这位年纪最大,平时表现也最稳重的同袍会表现得这么……浮躁?或许这个词还不够准确,但基本上可以形容出对方此刻的状态了。
转念想想,徐晃很快释然。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大上将,各有崇尚的理念,而且很凑巧的是,还都和‘义’有关。
徐晃自己崇尚的是大义,于禁表现出来的则是对信义的推崇,太史慈则是侠义,赵云是忠义,最后,黄忠最看重的则是仁义。
重仁义之人,和以毁灭为乐的胡虏,简直是天生的对头。
在归属青州军之前,黄忠只是南阳郡的一名老卒,离边境远,得到的信息也少。就算听到了些惨事,以他的身份,除了捶胸顿足,自己生闷气,也做不了什么。
现在,作为先锋直接面对这些与生俱来的敌人,就难怪他表现得如此不淡定了。
他轻声提醒:“汉升兄,我明白你的心情,不过此战……”
“公明放心,老夫心中有数,断不会因小失大。”黄忠摆摆手,示意自己状态很好,用不着担心。
他二人谈笑自若,但身边的士卒却多少有些忐忑,胡骑的声势太惊人,速度也太快,瞭望手报数字的时候,就像是没有间断似的。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二百……一百五……一百,八十步!”凄厉的声音在回荡着,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和羽林军与袁绍的对战完全不同,别说极限距离的三百步左右,匈奴铁骑一直冲到了八十步的距离上,射声营的将士们依然没有听到齐射的号令声。
望向阵前,只见黄将军紧紧抿着嘴,神情坚毅,刚硬的面部线条,像是亘古未变的花岗岩一般。当然,更多的将士只是看到了一个背影,因为他们的主将站在了阵列最前沿。也正是因为这样,面对已经近在咫尺的胡骑,大家才能保持镇定。
这就是主将身先士卒的作用,不一定能带来最终的胜利,但一定能让士卒们安心。
当然,他们的对手肯定不是这么认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