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亲卫恍然大悟,笑道:“我家主公最喜人才,既是义士,自然不会拒之门外,不过军情紧急,主公有要事与元直将军相商,潘壮士何妨在帐外稍候片刻?容某等奉上茶点?”
“可是……”听到茶点,潘璋的眼睛亮了亮,可想到重要军情,他又有些放心不下。
生性浪荡只是表象,他并不是缺心眼。但凡加入一方势力,通常都是加入的越早越好,越早,立功的机会就越多,功劳也相对重要。
张颌攻略琅琊,看起来功劳不小,可重要性也就是那么回事。能比得上阳人之战中,徐公明的长驱直入,于文则的指挥若定,黄汉升与主公并肩作战,突入敌军中军的功劳么?当然比不上!
所以潘璋投军之前,特意去泰山走了一遭,就是想着能不能凭借本事,趁着局势危急的时候,立个大功做投名状。
结果原山一战,徐庶大获全胜,根本用不着他。后来虽然成功偷袭了戏志才,可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徐庶既然率精锐追袭在后,戏志才八成是跑不掉了,自己出不出手,都没多大区别,反倒很容易引起误会,这是抢功诶!
好在徐庶为人磊落,知道对方不明局势,没有多做计较。潘璋一路本色表演,插科打诨的倒也把这事儿蒙混过关了。但与此同时,立功的事,他也不好再大肆宣扬了。
怎么寻找新的立功机会,并且把握住,就成了潘璋入青州的当务之急。依青州目前的强势,短时间肯定没仗打了,谁也不会那么不开眼的上门送死。没有仗打,就没有功劳。
因此,徐庶即将进行的那桩重大任务,就成了他最大的希望。
看着潘璋可怜巴巴的眼神,想到此人比自己还小上两岁,徐庶心中一软,微笑着向对方宽慰道:“放心吧,答应你的事,我一定会办到,且安心等候便是。”
潘璋大喜:“元直兄果真信人也,他日小弟必将厚报。”想了想,他又往前凑了几步,涎着脸,低声道:“小弟还有个兄弟名叫马忠,跟我从小一起长大,打闷棍、放暗器什么的最在行不过,元直兄,你看,能不能……”
徐庶本还以为他要道谢呢,谁知潘某人竟是打蛇顺杆上,给点阳光就灿烂了,他俊脸一板,硬邦邦的答道:“等你见了主公,自己去说,走,快走!”
后面那句话是冲着亲卫说的。
看着徐庶躲瘟疫似的,避之不及的样子,中军的亲卫和守卫们无不啧啧惊叹,看向潘璋的眼神,直如看到了史前怪兽一般。
军中谁不知道,元直将军最是机灵不过,出道至今,就没见他吃过亏,受过瘪。这个身上带着酒气的小家伙也不知什么来头,居然把元直将军吓成这样,世间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
可惜这家伙非要黏着元直将军不放,根本不知道,以他的资质,投在子义将军麾下才是光明大道啊。
“诶,真是小气。”潘璋讪讪的望着徐庶的背影,很委屈的叹了口气。下一刻便故态萌生,向引路的守卫套起近乎来。
“大哥哪里人啊?平恩呐?那咱们是同乡啊!小弟是发干人……什么?离得远,不远,哪里会远?才几百里路而已,所谓千里有缘来相会,几百里那就是咫尺之间么。对了,刚才大家为啥那么看我啊?有什么不对么?哦?元直兄和子义将军……”
徐庶远远的听到了一些,心中又是叹息,又是庆幸。
叹的是潘璋的脾气,这种人就算被丢到杳无人烟的草原戈壁上,想必也能和野狼和山羊套上近乎吧?简直就是甲虫一般的生命力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