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六零三章 突袭与潜越(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说罢,他提刀便要上马出阵。

“无妨。”徐晃赶忙拦住,关羽若要偷袭,他自己只要小心提防,倒不至被对方一两招得手,要是李乐上去了,不用偷袭也就是三两招的事了。

“某与云长有同乡之谊,想必其也不至当场动手,便是动了手,也不须担心,主公多次来信提醒,关照某千万小心云长单骑突袭,某岂有置若罔闻之理?他既来了,某正好借着对答,刺探他的军情。”

说罢,徐晃上马提斧,离阵而出。

“公明贤弟,久违了。”关羽勒住战马,拱手问候。

徐晃欠身答道:“河北一别,至今已有两载,云长兄风采如故。只未曾想到,昔日的袍泽,也有举刀相向的一天,实令人不胜唏嘘。”

两人本就是同乡,在河北并肩作战之时,相互之间也有惺惺相惜之意。因为王羽对关张的笼络,徐晃一度认为会和关羽成为同僚,结果世事难料,终于还是要面对面的战斗了,确实让人心里不怎么好受。

“我兄弟此番举兵,非为私人恩仇,而是为了国事!”

关羽沉声说道:“骠骑将军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擅自更改年号!我华夏千年来,最注重的就是礼制,王骠骑先改制,后更礼,篡逆之心如同雪上鸿泥,昭然若揭,大哥兴兵,也是迫不得已。”

以后世的逻辑来看,刘备所说,关羽转述的这番道理,其实并不怎么站得住脚。不过这个时代对名正言顺的注重远在后世之上,刘备的道理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当然,关羽也没指望能靠几句话就说服徐晃撤兵甚至倒戈,他还是想分徐晃的心神,好趁机突袭。

“云长怎么也来说这些庸人之论?”徐晃手按斧柄,面泛冷笑。

“国事糜烂至此,总是有原因的,若是因循守旧,就算平定了天下又能如何?将来还不是要一遍遍的让悲剧重复发生?我家主公誓不称帝,治政行事皆出公心,何来篡逆之说?正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我家主公是周公还是王莽,他日自有后人评说,云长以此相诘,见识未免太差。”

“鹏……骠骑将军又有新诗问世了?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两句的确意味深长。”关羽的气势微微一滞,嘴里默念几声,忽又扬声道:“即便如此,身为臣子,却行天子之事,总不会也是出于公心吧?”

“若只是纠正政法弊端,何须改元?”关羽越说气势越盛:“立誓不称帝,只是自己不主动罢了,改元在先,他日众人拥立又何足为异?以某看来……”

“我家主公乃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行事只求上不愧于天地,下不负黎民苍生,何须顾忌多多,畏手畏脚?倒是令兄两年来的行动,令人颇生疑虑。”

徐晃打断关羽,声音转冷:“旁的且不说,单说那许攸,云长岂不知引胡骑入境之事,皆出于此人的谋划?当年他更是暗中策谋,意图废立天子,令兄常以宗室自居,怎么会与这种不忠不义之人勾结一处?还口口声声为了国事大义,以某看……”

“住口!”关羽脸色本来就红,此时更是红得直欲滴出血来,额头上也是青筋直冒,眼中的怒意如同熊熊烈火,要将眼前的一切统统烧成灰烬一般。

徐晃静静的看着他,不发一眼,却给关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大哥他……大哥他只是一时权益,要借重子远先生的智谋,同时也有以淳淳善诱,教他迷途知返的心思……”一句辩解,被关羽说得磕磕绊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