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七九六章 进击的骑兵(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懒得搭理,他翻了个身,继续沉睡不醒。

那显然是梦中奏鸣的角声,袭扰战的胡骑一般都会避开敌军行进的方向,在距离敌军二十里以外的地方停留休息。汉军不可能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就算不怕埋伏,他们也必须得做好明天不赶路的打算才行。

如果真是如此,那齐周倒宁愿汉军出来追击扫荡了。

胡骑散得很开,除非汉军将领真有千里眼或顺风耳,否则他们根本没办法全歼所有游骑,能抓到两三成的倒霉蛋,已经是运气逆天了。付出这样的代价,就拖延汉军一整天的行程,那齐周是很愿意的。

所以,虽然睡得有些迷糊,他还是很冷静的做出了判断,那是梦。

角声刚起,赵云便将青虹剑从腰间抽出来,斜握在手中斜向下后伸开。亲兵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与主将同样的动作,将握刀的手在身侧展成燕尾形,同时用力磕打马镫。

这是轻骑特有的冲击姿势,与战马的速度结合起来,可以方便地切开敌人的皮甲和身体,专门用于追杀。长枪、马槊之类的长兵器格斗时更占优势,追杀的时候却不够灵活,单手持刀,既方便随时切换弓弩,从背后发动斩击时更有奇效。

“轰,轰,轰……”五十多人,却有一百五十多匹战马。速度快得就像一阵狂风,带着阵阵惊雷,夹着马蹄带起的泥土、草屑,在拂晓时的第一片晨曦下卷向了前方无遮无掩的宿营地。

齐周虽然眷恋美梦,不愿醒来,但乌桓骑兵们却是惊弓之鸟。

无论老幼妇孺,牧人们对马蹄声都相当敏感。也就是乌桓人离开草原太久,早就变成了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否则即便在睡梦之中,牧人也能轻易感知到数里之外的骑兵。

好在白天的惨痛经历,让乌桓人都睡得不太踏实,所以,在骑兵靠近到里许距离左右的时候,还是有人惊醒了。

对反应最快的胡骑来说,人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噩梦,白天要面对强大至逆天的青州步卒;晚上那恐怖的强弩风暴依然在梦中盘旋不去,让他辗转反侧;现在,就在梦醒时分,汉军又来了,踩着死亡的节奏,在光明前的黑暗中,动地而来。

“呜……呜呜……呜呜!”他拼命吹响了号角,倒不是要尽到职责。乌桓人没设营寨的习惯,也没必要派人放哨,只要设法驱散野兽就可以了,这对草原人来说并不难。

他只是想给自己和同伴壮胆,如果能召唤来更多的抵抗者和救援者就更好了。可由于害怕,他的手抖得厉害,眼见着千军万马就要踏在了自己脑门上,他吓得惨嚎一声,扔掉号角,落荒而逃。

他没上马,因为他知道那样也来不及,反倒因为目标太大,会被人一直追着不放。

汉人讲究仁义,不提倡无谓的杀伤,兵器和弓箭都在马身上,不骑马的话,逃命的希望总会打上那么一点点吧?

几乎没遭受到任何有效抵抗,赵云就直接卷到了乌桓骑兵宿营地中央。

唯一有阻碍作用的,是营地四周的几堆将灭未灭的篝火,将马缰绳轻轻向上一提,疾风骑兵们就从上面飞跃过去。

马蹄落、刀横、血溅、敌军的身体倒地。几个动作一次呵成,如事先排演了无数次般,不带半分迟滞。刀光、血光、晨光,绿色的草沫和红色的血肉交替飞溅。

疾风骑兵被太史慈戏称为最擅长捏软柿子不是没有道理,他们最擅长打这种顺风仗,一击得手,骑兵们立刻无法遏制地将自身的攻击力全部展现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