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听你九叔郎显平说,想在ZH做个投资,还是你私人的投资,不知是什么项目?”曹怀江将聊天的内容很自然的转到了正事上。
“一个绿色新能源项目,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可以为ZH市的电力减负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郎浩宇也不墨迹,直接抛出一个大馅饼。
曹怀江本来端起茶的手又放下了,目光也变得认真起来,“ZH市的全社会用电一年在近千亿瓦小时,就算是四分之一,也有两百多亿瓦,不知小郎说得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可以为ZH电力减负这么多。能源可是世界问题,是国家的动脉,经济的基础。”
“这是一个新生产物,叫电离子采集发电器,收集空气中游离的电离子。我给曹市长带来了一个模型。”郎浩宇说着,从包里取出一个大茶杯大小的盒子,将盒子放在桌上,打开盒子,将一个暗金色的小金字塔取出来。
一按开关,两只二极管的小灯便亮了起来,接着介绍到,“说白了,这是一种新材料,类似于太阳能硅板,不过,它是收集空气中的电离子,不同时硅板以电阳光转换电能,也就是说,它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基本不受环境影响。”
曹怀江将小金字塔拿起来摆弄着看了看,好一会。抬起头,“好像不太重,这里面都有什么电子元件。”
“没有什么电子元件,它是一种新材料,全靠这外边的这层材料收集电离子。当然,这个临时做得简陋了些,产生的电流也只有0.5伏,只能点起这么两只小灯。”郎浩宇示意曹怀江将模型拿过来。接着,郎浩宇将金字塔拆开,面板只有扑克厚,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如果想让它转换成生活或工业用电,自然要经过变压。”
曹怀江拿起只有扑克厚的板材捏了捏,“这是一种什么材料?”
“现在暂时命名为空气游离子电膜板。说起来,这还有个小故事。这是一个科学疯子的发明的,他当初的设想是将闪电收集起来。可惜,最后失败在收集电流的载体上,根本没有什么载体可以承受住一道闪电瞬间所产生的电流。”郎浩宇介绍着。当然,这材料的资料是不可能交出来的,这是科技机密,更是商业机密。
“利害,真是科学无止境,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曹怀江感叹了一下,接着,又转入正题,“不知小郎想怎么做这项投资,是在ZH市建发电厂,还是与ZF合作,继续开发这个项目,然后推向市场。”
郎浩宇取出一份资料递过去,“这个不能以建发电厂的形式投资,因为,它是收集空气中的电离子,需要有空间。这个材料经过测试,不同形态所产生的范围效果也会随着变化。如以立方来计算,大概在一比九十到二百三十立方。目前最佳的形态就是金字塔,达到二百三十立方的峰值。所以,我的计划是利用建筑楼体的顶盘。比如一个居民区全部安装了这个东西,集合起来,就是一座小型的发电场。不用电时,直接可以输送到电网。”
“这东西不会有什么危险,或放射物质吧?”曹怀江担心道。
“这里有检测报告,曹市长可以看一下。它的某些方面还优于硅,完全没有放射性,电压也不会对人和动物造成伤害。”郎浩宇又取一份资料递给他,“专利已在进行中,马上就会下来。本来,我是等专利书下来,再和曹市长谈的。”
“成本如何?”曹市长并没看资料,又向郎造宇问道。
“可以这样说吧,量产的话,只是硅板成本的五分之一,或者更低一些,绝对比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成本低,如果利用楼盘的话,甚至低于水利和火力发电的成本。”郎浩宇说着,把拆开的模具又重组装上,灯再次亮了起来。
二人又攀谈了有一个半小时,曹怀江很干脆,直接和郎浩宇草签了投资意向书和ZF合作意向书,以及将ZH做为第一个投资城市的意向合作书。
郎浩宇算是在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所迈出的第一步,成功与否,接下来,就看新能源材料是否过关了。
……
下午,自然是他和黄慕瑶的私人空间,郎浩宇也是第二次来ZH市,所以,总得陪他的瑶瑶逛一逛这座城市。做为建立商业帝国的第一座投资城市,以后肯定是除了霞海市外,所驻留最多的城市。
郎浩宇也没叫赵正严,或是郝庆东派车,而是习惯的打车,这样,二人更轻松更随意,两个人的世界,要用二人的方式过才最为温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