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县最后一个封闭山村即将通车的消息。很快就出现在《富宁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要想富先修路。文中详细阐述了不通车给农村经济发展带來的障碍。又高度赞扬了恒通公司侯总。作为一名有奉献精神的企业家。如何敢于付出。敢于担当。毅然决定出资修这条沒有经济效益的路。
在文章的最后。高调强调了一个问題。那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前瞻性思维。不管路通向哪里。最终都会带來一方经济的发展。整个全民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宗旨。
东风村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刻无比兴奋的争相传递这个幸福的消息。大人笑。小孩跳。一幅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场景。
李传宗看到了报纸。自然猜到是王宝玉捣的鬼。不由将王宝玉又是一通胡乱骂。李传宗实在沒辙。硬着头皮找到程国栋。商量着该如何处理此事。程国栋只是不紧不慢的看着报纸并沒有直接回答。
李传宗等得不耐烦。又追问道:“国栋。你是个聪明人。你看这事儿咋办。”
程国栋冷笑一声。扔下手中的报纸说道:“这整篇的报纸都在报道这件事儿。你说我能怎么办。咱要是说不同意。那不就失了民心了吗。”
李传宗愤愤的骂了句:“王宝玉这个小兔崽子。鬼心眼儿就是多。这回又让他牵制住了。”
程国栋慢悠悠的说道:“未必。”
“国栋。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了。”李传宗惊喜的问道。
“拖。”程国栋告诉了李传宗一个秘诀。然后接着说道:“王宝玉把事儿折腾了这么大。咱们再反对是不可能的了。不如就拖着他。能拖多久是多久。即使最后拖不过去了。也能杀杀那小兔崽子的锐气。”
李传宗想了半天。突然恍然大悟的咧嘴笑了。竖起大拇指。说道:“国栋。还是你有办法。”
程国栋皱着眉头说道:“李镇长。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吧。记住。我是有职务的。以后少叫我名字。”说完。拣起报纸又读了起來。李传宗敢怒不敢言。只能讪讪的退了出來。
再说。又等了半个月。还是不见柳河镇政府的动静。不光是王宝玉。连侯四都着急了。如果修不成这条路。侯四这名“甘于奉献”的企业家。岂不成了光说空话。沽名钓誉的骗子。
王宝玉用脚趾头也猜得到。是程国栋和李传宗背后搞得鬼。但是出面和他们硬碰硬的交涉。恐怕只会乱上加乱。只能另辟途径解决问題。犹豫了良久。王宝玉还是拨通了富宁县副县长张存志的电话。争取在他这里打开一个突破口。
“张副县长。你好。我是王宝玉。”王宝玉在电话里很客气的说道。
“小王啊。听说你到清源镇当副镇长了。最近怎么样。”张存志也很客气的说道。但王宝玉并不误解。知道这只是客套之语。并不表示两个人的关系是多么的亲近。
“还好。努力工作。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争取多为百姓做些事情。”王宝玉冠冕堂皇的说道。
“呵呵。据说清源镇自从你來了之后。办起了两个厂子。口碑也不错。干得很好。”张存志赞赏的说道。轻咳了一声。话锋一转又接着说道:“小王啊。有一个问題也要注意。一个镇的经济发展。是不能以损害另一个镇的经济为代价的。否则下面是会闹情绪的。”
王宝玉就是一愣。好一会儿才明白张存志话中所指是什么。一定是自己來到清源镇之后。将木耳厂搬了过來。柳河镇觉得难堪。程国栋和李传宗在县里告了自己的黑状。
“张副县长。我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贪图进程。可能沒有考虑周全。感谢您的提醒。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争取为更多老百姓谋求利益。”王宝玉并沒有做过多的解释。很是客气的接受了张存志的教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