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沒问題。我就用楷书给你写。”宋育才立刻挪开刚才那张纸。一笔一划的写了起來。王宝玉看了两眼。心里很满意。这字写得都跟刻的一样。问題不大了。
只是。字认识了。功夫又搭上了。宋育才说是一会儿。可是王宝玉等了一个小时。还沒有完成。大概是写楷书太慢了。王宝玉也不好催促。小心的避开玻璃杯缺口。一杯又一杯的续着茶喝。直到一杯茶都喝的成纯净水了。宋老还在面带微笑的认真书写之中。
实在无聊。王宝玉踱着步。來到老专家的身后。饶有兴致的打量起书柜來。
书柜里面。教育类的书籍。就占了一大半。王宝玉对这方面不敢兴趣。再看其余的大多都是文史类书籍。不过。王宝玉还是发现了几本自己相对熟悉的书。《易经》、《三国演义》、《西游记》。还有两本。封皮上画着天干地支。一本叫做《渊海子平》。还有一本叫《三命通会》。
王宝玉沒讲太多礼貌。伸手将这两本书抽了出來。书皮磨损严重。看來宋育才也沒少翻看。王宝玉回到沙发上坐着细细看。是批八字四柱的书。不知道这位教育类的老专家。是对这书好奇。还是有研究。
又过了一个小时。老专家宋育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写完了试卷。他走过來递给王宝玉。说道:“王局长。您看行不行。”
不愧是教育界的老专家。王宝玉一看就乐了。连连说可以。小心的收进了包里。宋育才瞥眼看见王宝玉手边的两本书。笑道:“王局长喜欢读这类书籍。”
王宝玉沒有回答。反而好奇的问道:“宋老。你也喜欢研究术士之道。”
“沒事儿看两眼”宋育才说道。
“那您一定对这书籍很是精通吧。”王宝玉接着问道。
“谈不上。谈不上。只能说是略通一二。”宋育才微笑着说道。
王宝玉明白。老专家嘴里的略通一二。可不是自己说的略通一二。自己这么说。只是为算不准找个借口。而老专家这么说。多半已经很精通了。
“宋老。我有个不情之请。您给我算算如何。”王宝玉遇到了真人。立刻來了兴趣。满脸带笑的问道。
“也好。准不准就多担待吧。”宋育才沒有推辞。点头答应道。
王宝玉连忙报上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宋育才则认真的记在纸上。又翻出了万年历。思量了好一阵子。才犹豫道:“王局长。恕我直言。你这命也不怎么好啊。”
“老人家。说说看。”王宝玉凑上前。希望能跟专家学到些东西。
“你看。这个跟这个配合。形成了华盖。你这也是六亲不靠。自主浮沉之命。”宋育才一边用钢笔指点着。一边说道。
“说得对。我刚才沒说。我今天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王宝玉说道。
“年轻有为啊。我真是低估王局长了。惭愧。惭愧。”宋育才及时为刚才的亲属大官这个冒失问題道歉。
王宝玉懒得听这些客套话。催促道:“宋老。您接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