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香市西北一百六十公里处,正是伍尔德大森林的边缘,这里是一片开阔的旷野。
圣历7605的1月8日,这一天注定是个被人所记住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两支互相视之为死敌的军队在在这里对峙,进而展开决战,结算过去十多年来积下的深仇大恨。
北面是森林,西面是丘陵,南面是旷野,一条小河穿越旷野,往东延伸。这条河不宽,也就五六米宽,水也不深,最浅处只到膝盖以下,而且这时候已经是冬季,河面上已经冻了冰,上面载一个成年人没有问题。可以不太费力地渡河。
两支庞大的军队各自列阵,隔河而望,都冷冷地注视着对方,森森的杀气缓缓地弥漫。寒风瑟瑟,血红的战旗猎猎作响。
自由之光联盟列阵于河的北岸,排列成为四个方阵,也就是按照各自的团体列成的阵势,四个方阵分别是自由农民军、奴隶解放者、正义人民军、赤旗战士。
火焰之矛军团列阵于南岸,也是分成四个方阵,但比起自由之光联盟那显得比较杂乱的队列,就显得正规多了,尤其是装备精良,几乎人人都披着甲胄,虽然是简单的皮甲,但也比多数还是一身粗布衣的自由之光战士要强。
与对方不同,火焰之矛四个方阵是按照四个兵种的分别排列而成,中间的是长矛步兵方阵,约有八百余人,全都是皮甲和长矛俱全,雪亮的矛尖闪着寒光,腰间还配着短剑,全阵冷肃,气凝如山,不动不摇。
左翼是骑兵方阵,约有四百人,也是全身皮甲,头盔上有红色的羽毛作为装饰,腰间佩带着长剑和战斧,左臂上套着轻盾,可护着头面,右手中握着三米多长的骑矛,是白衫木制成的,十分坚硬,只是容易折断。
右翼则是突击步兵方阵,约有四百人,全是身材高大魁梧的剑士,背后背着重剑,腰间皮套里还有战斧和飞斧,全身皮甲,不过这种皮甲都是胸前镶着钢甲的,防护能力远非一般皮甲可比。左臂也套着盾牌,但这种盾牌比轻盾大了许多,防护也更好。
最后面的方阵是长弓手,也是四百人,身上没有甲,都是粗布衣,手里都拿着一人多高的大弓,背后背着箭壶,插满了长箭。
火焰之矛军团全军二千人,比起自由之光的六千战士明显要少,但装备和训练水平却远不是自由之光战士能比的。
自由之光中人数最多的是列阵在中央的自由农民军,有四千人之众,而且虽然专业水平不能与敌人比,但兵种也很齐全,二千五百长矛兵,二百骑兵,八百剑士,五百长弓手,毕竟自由农民军成立的时间比较早,到现在有十多年了,这么多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家底,除了缺少甲胄和利器,其它的方面的训练和实战不比火焰之矛差多少。
自由农民军的首领奥吉尔更是退役军官出身,少年时期从军,参与过边境战争,战争中凭着勇敢和机智屡立战功,最后终于提拔成低级军官,当个了小队长,但他的官运也就到此为止,因为他是平民出身,想再高升,光靠战功是不够的。
退役后,他回到家乡,继承父辈的田产,在家务农,因为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朋友,爱帮助别人,在自由农中很有威望,因此,在自由农与庄园主的田地冲突中,他被选为带头人,带领大家与庄园主们抗争。庄园主们对其恨之入骨,罗织罪名,诬陷奥吉尔是盗匪,派人要把他抓住处死,结果有人给他通风报信,奥吉尔听说后,立刻带着妻子儿女逃进了森林,他的房子被打手们一把火烧掉,田地也被庄园主占去。
从此,奥吉尔发誓与庄园主势不两立,于是他组织破产的自由农,开始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他带领人员,一边在森林里屯田,一边袭击附近的庄园,解放那里的农奴和契约农,于是他的队伍越滚越大,战斗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强,这就是自由农民军的由来。
庄园主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郁香地区的三百多家庄园主联合起来,组织了一支军队,叫做火焰之矛。火焰代表了庄园主们的仇恨,矛则代表了消灭自由农民军的决心。
这支军团的首领就是本地区最大的庄园主纳尔逊男爵,说起来也巧,这位纳尔逊男爵少年时期也参加了国王的军队,也参与了那场边境战争,而且是与奥吉尔是在同一支部队里的,彼此还互相认识,因为他们是同乡,而且在打仗的时候还一起立的功,只是事后的提拔却不一样,奥吉尔只给了准尉,当个小队长就到头了。
而纳尔逊却是一路高升,八年里,军衔由准尉一直升到准将,职务由小队长一路翻到轻步兵团统领。这差距太大了!
纳尔逊退役后没有到城里任职,虽然以他的资历当个城卫军统领都绰绰有余,但他不想担任公职,而是愿意过悠闲的日子,于是回到家族继承了已故父亲的爵位和产业,安心经营名下的十二处庄园,很是享受这种乡间的田园生活。
但是这种好日子没过几年,奥吉尔的自由农民军开始崛起,带领武装力量到处袭击贵族和士绅的庄园,杀死警卫和管事,抢走粮食、银币和牲畜以及各种物资,并带走愿意追随的农奴和契约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