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接触了几次之后,就可以看出河北人做事有些儿风风火火。
不动则矣,一动惊天。
来到了赵县,敖武正要找人打听一下李春的下落。既然安济桥这么有名,那么李春这个人,这里的人应该不陌生。
李元霸嚷着肚子饿了,“大哥,那里有一家饺了店,我们进去吃吧!”
店里也可以打听,敖武点了一下头,转了进去。
店里坐着一个二十七八的嫂子,看到敖武两人进来了,眼睛只是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有几分天然呆,就是没表情变化。
店里就她一人,应该就是店主了。
敖武已经遇到过好几个这样的店主了,见到客人进来一点热情都没有,也算是习惯了。
“嫂子,来四碗饺子。”李元霸连忙坐到桌子边,对嫂子说道,“吃不够了再上。”
这时嫂子才有点反应,站了起来,“哦。”
接着听到了里面厨房的响动声,快节奏的响动可以想像里面是什么样的情景。
十分钟不到,嫂子就从里面走了出来,手中端着四大碗饺子,放到了敖武和李元霸的前面。
这碗要比普通的店里的碗要大得多,而且饺子是装得满满的,很实在。
这就是河北人的可爱之处。
敖武和李元霸呼啦地吃了起来,皮滑馅厚,汁多味美。
很快四碗搞定了,又叫了四碗,这回敖武只用一碗,李元霸用三碗。
敖武不急着吃,跟坐在旁边的嫂子问起话来:“嫂子贵姓?”
“姓李。”嫂子虽然话不多,但是听到敖武和她说话,她眼睛全落在敖武的脸上,很专注的样子。
“哦,李嫂子,我听说你们这里有座不倒的安济桥。”敖武送了一个饺子进嘴里,一边说道。
“嗯,听老一辈人说,以前有过几座桥,但是水一来就倒了。就这座安济桥不倒。算一算,这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李嫂子说起安济桥,眼睛有些儿发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