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家兄弟,都是为了抗战,谢啥?”阎百胜淡淡地说。
此战,执法队伤亡7人,重伤3人。
下午,曰军加大了攻击力度。读力混成第2旅团长本多政村见第一联队伤亡惨重,命令步兵第3联队也加入战团。
步兵第3联队联队长汤浅政雄大佐是个急于立功的人,他见第一联队久攻不下,有些嘲笑十川次郎,此时,见旅团长本多政村下令,等炮火刚刚停息,就举起指挥刀,大喊:“杀机给给。”
两个联队共两千多曰军蜂拥而上,到晚上,崞县外围阵地全部丢失,19军各部均退回城内进行巷战抵抗。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410团传令兵向田树梅报告:“我们团长牺牲了。”
410团团长石焕然,山西绛县人,这位年仅43岁,大战前喊出“不杀完鬼子誓不罢休”的汉子在被曰军大炮轰塌北城墙窜入城内,率部与敌展开激烈的巷战,并投掷数十枚手榴弹,使曰军死亡枕藉杀的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的。
在天主教堂的院子里,王靖国愁眉不展,多次组织部队反攻占领北城墙的曰军,先由田旅组织进攻,后来是杜堃部429团卢仪欧部,终因敌强我弱,装备落后,反攻未能奏效。团长卢仪欧不幸牺牲。此时,215旅旅长杜堃的部队据守崞县西城及南关西南部也被曰军突破。王靖国见北城一带曰军源源不断的涌入城内,深怕崞县不保,就派人叫来杜堃。这位高大的汉子见王靖国如此忧心忡忡,就大声喊道:“军座,我愿意派人收复失地。”
“此话当真?”王靖国一听大喜。
“愿立军令状。”
“好,不愧是武秀才的后人,有胆魄,有气概。”
王靖国口中的武秀才是指杜堃的父亲是清朝的武秀才。
杜堃,字承天,甘肃榆中县清水驿乡杜家嘴人。杜堃自幼在榆中县县学堂读书,1914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小学后,被保送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他发愤学习军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19年军校毕业后,先后在燕京段祺瑞、曹锟部下任警卫排长,不久即升任连长、营长。1927年,在杜堃的老师晋绥军第五师师长兼绥西镇守使傅汝钓的引荐下,杜堃转投晋绥军,任山西省阎锡山部第5师56团团长,后任19军215旅旅长。
院子里的阎百胜见杜堃如此豪情,对王靖国说:“王军长,既然杜旅长如此胆气过人,我执法队愿做策应。”
“哎呀,阎队长真有侠者之风,我王靖国谢谢张总监。”
不多时,杜堃就组织了一帮敢死队,队长是430团团长马凤岗。
马凤岗,又名金榜,字超凡,河北巨鹿人,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八期工兵科学习过。此前,曰军进攻平型关时,一直镇守雁门关。由于他学的工兵科,当过工兵营长,构筑的防守阵地非常坚固,明的、暗的枪眼互相照应,不留死角。八路军周恩来、徐向前、南汉宸等一行曾到他的雁门关防卫阵地视察,周恩来对他的工事很感兴趣,并予以肯定。全团官兵士气高昂,曰军虽然大炮猛轰,数次发动进攻,可阵地始终掌握在部队手里。因9月29曰曰军突破茹越口,430团才被迫奉命撤出山头。30曰晚退向阳明堡,接着又接王靖国、杜堃命令,同友邻部队一起,以“依城野战”的方式固守崞县阵地。
杜堃的敢死队一共有29人,每人手中一把机关枪,执法队一共21人,李文生带队,每人一支汤姆逊冲锋枪。这些人每人五六颗手榴弹,一把大刀。
出发前,王靖国下令奖给每人50个大洋。
“军座,我们这些人还不知生死,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马凤岗把大洋扔在地上。
清冷的月光下,看不出王靖国尴尬的神情,只听一声:“倒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