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抓他们,既是需要他们的劳力,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保持隐秘。
几十万人登陆海参崴,这是个很大的动静。但此时这里才刚渡过每年里积雪最深的那个月,气温依然是零下二三十度,联军大营距离这个海边之地极远,这样的天气里,有时一两个月不通音讯也是正常的。关键只要秦军的侦察骑兵把这附近都给控制了,就能做到短时间内的悄无声息。
三月三十,三月的最后一天,李璟独自坐在他的那栋冰屋里面。
登陆基本上已经完成,登陆部队二十万兵马也已经初步适应了一下这北国的天气,而且随着三月的结束,这里的气温也在不断的回升,渤海的东部也开始进入春天。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北国初春,联军还如同毒蛇一样的缩在洞里,还没开始复苏过来。再过一阵时间,他们就又要出动了。眼下出击,正是时候。而且秦军几十万人马登陆,也不可能瞒过联军太久,更重要的一点,秦军虽然三千条船前来,但能运送来的粮食终究有限,特别是他们还带来了五十万匹马。
这次李璟把整个秦藩的家底都搂空了,仓库的底都被他扫干净了。
秦藩二十万精锐,数年积蓄,这是必须赢的一战。李璟无法耽误太久,他需要马上就发动攻击,趁秦军士气正锐,趁联军还没有发现他们到来,毫无准备之际,发动这致使一击。
李璟早已经研究过无数次这次的作战计划,登陆成功之后,他们的进军路线是沿着率宾水,也就是后世的绥芬河北上,那宽阔厚实的冰面,就是最平坦的进军大道。沿着这条路,他们直接北上,先拿下率宾河畔的率宾府华州城,然后向西夺取建州,直接向上京龙泉府靠近。然后他们的目标并不是直接攻打上京城,而是先攻打上京龙泉府背后的渤州。
渤州,就在上京的北面,也就是后世的牡丹江。这里也正是忽汗河上的一个重镇,占领这里,就等于切断了上京这支联军的断路。
原来秦军在渤海是以扶余和中京两条防线组成,这两道防线又主要是建立在西面的涑沫水和东面的忽汗河沿线,两条河流形成一个倒八字,最后向南延伸,在原来的西京鸭绿府,如今的秦军安东行省内汇聚。秦军这几年的防御就是这样一个V形防御网,两线三点,牢牢阻挡着联军的进攻。
现在,李璟从海上绕到了这个V字右上角,却又马上把扶余涑沫水防线上的涑州和忽汗河防线上的中京,与他们的目标上京背后的渤州连结成了一个三角,把上京的联军右路军给计划包围在这个三角阵中。
部落联军进攻渤海的路线其实很清晰,他们从后世的黑龙江南下松花江,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进入到了涑沫水南下,进攻渤海的西北部,一部进入忽汗河南下,进攻渤海东北部。涑沫水在现代又名第二松花江,西流松花江,它是松花江的南源,也是正源。而忽汗河,就是牡丹江。联军就是沿着这几大河流入侵渤海,黑龙江、嫩江、松江江、西流松花江、牡丹江。
契丹和室韦是从嫩江进入松花江,靺鞨是从乌龙江进入松花江。
然后,部族与各部联军在占领了渤海的北部地区之后,分成了左右两路大军,左路由松花江进入西流松花江流域南下,进攻扶余防线。右路则由松花江进入牡丹江流域下南,进攻中京显德府防线。
李璟若是能成功占领牡丹江畔的渤州,那就已经是抄了联军右路兵马的后路了,而且,若能夺回上京,这对于持续了几年的渤海战场上的盟军,将是一个振奋军心的好消息。
不过从海参崴到达渤州直线也有八百里的距离,实际的距离至少一千里。这个距离,很远,而且这一路上,还都是联军占领控制区,要穿州过县,一路打过去。
李璟独自一人沉思,不停的抽烟,屋内烟雾缭绕。
距离是最好的防御,这句话很有道理。穿越一千里的敌境,李璟很担心他们到达渤州之前,联军已经早有准备了。那样一来,想要夺取渤州,围住联军右路军就很难实现。
也许他应当再等些天,根据往年的记录和观天师和阴阳师的预测,接下来的曰子会是连续的晴好天气,这一地区的气温也会持续上升,再过半个月,气温就可能会比现在暖和许多,这有利于行军和作战。
曰落时分,李璟终于走出了那间不许任何人靠近打扰的冰屋。随军的高级将领们早已经站成两排等候许久,他们都在等候他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