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得华不石又大声道:“依彼法身佛,故说大声喻,身离一切障,及遍一切境……”
依然形同念经,而无相大师闻听之后,脸上的狰狞之色竟淡化了许多,露出了一种迷茫思索神态,出手更加放缓了几分。
果楼蒙在少林五僧的夹攻之下本已及及可危,左支右拙狼狈不堪,而五僧之中又是以无相的功力最高,无相大师攻势放缓,他的压力顿减不少,不由得大觉惊奇,心里想着华不石这个小子难不成会念定身咒,说出这么几句谁也听不懂的鬼话,竟然也能产生效力。
华不石所念的当然并非什么定身咒,而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偈言,他先前一直站在那里未动,也并非仅只发呆,而是在思索如何才能让无相大师的心境平复下來。
少林五僧之中,那四名“圆”字辈僧人显然被“洗心大法”控制得极深,他们目光狂暴,一有人靠近石门便毫不犹豫攻击,唯有无相大师似乎还保存有少许的心智,且功力深厚,是唯一可能尝试解除“洗心大法”的人。
这位大少爷当然听到了果楼蒙让他后退的喝叫,可是在这情势之下,如若退了回去,即便能保住一时姓命,下次再想靠近无相大师身边却都无望,而冲不出那道石门,魔道中人很快就会追上來,到时结果只会更糟,所以华不石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抓住当下的机会再冒险尝试一番。
最能唤起一个人的记忆的,无疑是他本來就最为熟悉的事物,然而华不石从前并不识得这位无相大师,根本不知道他熟悉什么,而先前提到的“少林”和他的法号名字,同样未能起到什么作用。
华不石心念疾转,立时想到了佛经,“金刚经”乃是最为普通的经书,天下每个和尚都会念,而象无相大师这样自小就出家的佛门高僧,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偈言曰曰诵念,一生之中只怕已经念过不下几万次,再沒有东西能比这偈言更为熟悉。
也幸亏这位大少爷知识博杂,且天生记姓极佳,虽然不是佛门中人,对这“金刚经”的偈言却也曾读过,当下便把心中记下的一段背诵了出來,无相大师听到,果然有所触动,放缓了手上进攻的招式,似在极力回忆。
“不达真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生心即是倒……”
华不石不断朗声背诵,一直念了二三十句,无相大师的出手招式越來越慢,终于停止了动作,瞪着又眼瞧看着这位大少爷,目光之中满是迷茫,此时石屋之中竟然又变回了果楼蒙力挡四僧,华不石与无相大师面面相对的情形。
华不石眼见此举收效,嘴上的偈言不停地往下诵念,一边伸手入怀,又捏住了三根银针。
这时无相大师已然缓缓盘坐在了地上,合上双目,仍在是苦思记忆,华不石心知此刻是出手刺他穴道的最好时机,右手从怀中掏出,三枚银针已拈在了指间。
然而忽然之间,无相大师目光睁开,一把扣住了华不石的手腕,将他带到自己身前,厉声喝道:“你念的是甚么,我到底是谁,你快点说。”
这等情势突变,不仅华不石全无所备,果楼蒙也大吃了一惊。
如果说先前无相大师出掌伤人,他还能及时阻挡,此刻华不石腕脉被扣,身体更被拉到了对方的怀中,以那老和尚的绝世功力,只须运劲一捏便足以要了华不石的姓命,他就连援救的可能都沒有。
无相大师满是血丝的双眼里凶光渐浓,显然又即将要陷入到狂暴之中,华不石沒有半点儿犹豫,口中说道:“大师听着,晚辈这就告诉你。”左手将被扣住的右手上的银针取过,朝无相大师头顶直扎了下去。
他这么做,实是拿自己的姓命当赌注做一次豪赌。
无相大师的心境陷入迷乱,见华不石拿针刺过來,很有可能立时运劲杀人,这是身为武者的自卫本能,然而无相大师身为佛门高僧,多年持戒参禅,心中必有慈悲之念,加上华不石说出的言语令他疑惑,也可能不会对一个沒有武功的后生晚辈下毒手。
杀与不杀,善或是恶,其实就是在无相大师头脑中的意念一转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