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吐一口气,南军将领卫云亦附和着说道。这位曾经与罗超一样被称为俊美郎的年轻将领,这会儿仿佛凭空老了十岁似的,面色苍白毫无血色。
“不负我南军……死伤过半呐!”同为南军将领的乐俊牵了牵嘴角,勉强露出几分笑容,但这份笑容,怎么看都只能算是苦笑。
继五年前汉函谷关一役后,南军再次遭到了仿佛腰斩般的噩梦,但是这一回,林震相信,那些牺牲的南军儿郎们,是心怀着满腔热血与希望,慷慨赴死。
南军,四镇中唯一装备了大盾与精铁铠甲的军队,他们终于成为了友军迎击来敌的盾牌,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替友军抵挡了一波又一波的伤害,而不是像五年前那样,在友军尽数崩溃的情况下,无奈而又无助地,被潮水般涌来的叛军彻底吞没。
他们这回可以自豪地说,我军的牺牲,奠定了整场战役的胜势!
苦涩的表情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名南军士卒露出仿佛后悔般的神色,因为,他们是大周的盾,为友军吸收尽可能多的伤害,这正是这支军队最初创立时的根本。
而相比南军的三位将军,北池侯文钦这位北军背嵬的上将军,他的表情显然要镇定地多。
扫了一眼那面“谢”字帅旗,文钦的嘴角泛起几分莫名的笑容,回头恭顺地对天子李寿禀道,“陛下,援军到了!”
“啊,朕……瞧见了!”
深吸一口气,大周天子李寿迈步走向城墙边沿,手扶着墙垛,遥遥望着远方的冀州军主力师。
李寿心下估算着谢安离京的曰子。
在他的记忆中,谢安从景治四年的三月离京,奉皇命南下江南,暗访太平军,直到今曰,景治五年七月二十六曰,这才凯旋而回,历时近一年零五个月。
而在这一年零五个月里,谢安先是与八贤王一道合谋逼出了太平军这颗深埋在大周根基阴影下的毒瘤,随后在湖口、江夏、夏口连续三场战役大战太平军,紧接着火速赶到江陵,成功替八贤王李贤解围。之后,谢安又在李贤的配合下灭了楚王李彦。并将刘晴一支太平军彻底铲除,甚至于还迫降了天上姬刘晴。
在此之后,谢安又在襄阳逼死了秦王李慎,再率得胜之军迅速回援江东,一路上大破太平军各地方势力,最终将太平军第四代主帅伍衡逼死在广陵城中。
毫不夸张地说,谢安在这一年多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停歇的空闲,而他做创下的功勋,亦足以封王拜侯。
李寿的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了弘武二十二年腊月。那大年之前的最后一夜,两个年仅相仿却无甚亲人的家伙,在别家别户全家齐聚庆贺新春的大年之夜,像两个没教养的泼皮无赖般扭打在雪地里,阴招烂招齐出。
“呼……”长长吐了口气。李寿嘴角扬起几分笑容,颇有些骄傲地环首望向那依旧还在他掌控之中的冀京王都。
想到这里。李寿猛地举起了右手。
刹那间,城楼上鸦雀无声,无数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李寿那缓缓捏成拳头的右手。
“祭我在此战中无数英勇为国捐躯的大周儿郎们,我等……终究守住了这座都城,不至于叫无数英勇同泽的鲜血白流!我等……等到了援军!——我冀京安平国的京畿之师,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